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乌龙茶做青技术何日化为生产力?

2021-03-04 12:07:32热度:130°C

“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个真理,真正不懂的人恐怕不多,至少有权利和义务对其进行宣传与推广的人,应该知之切切。一项对提高乌龙茶品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乌龙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研究,竟然在福建省沉睡了整整14年,实在令人痛心。

我们有那么一些部门和相关人士,谈起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时,表现的求知若渴,但面对急需推广的科技成果时,又往往因更看重眼前利益,将其束之高阁,这是典型的“叶公心态”。我们希望福建省有关部门能真正领会科技就是生产力的含义,早日将乌龙茶“做青”技术应用于推广,更快地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项被誉为提高乌龙茶品质的革命性的科研成果,按当时较保守的估计,每年将带来2亿元的收入,却在福建省整整闲置了14年。全闽茶叶科技工作者日前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只有科技进步才能推进茶叶生产。他们呼吁,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在不久前举办的“2004年海峡两岸(福建)优质农产品贸洽会稽茶叶博览会”上,有现代茶叶泰斗张天福领衔、1990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研究”,14年来难以得到推广应用的情况,引起了众多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福建是产茶的胜地,2003年底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名优乌龙茶为代表的茶叶年总产量15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21.2%,位居全国第一,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其中乌龙茶出口创汇占全国的80%。乌龙茶作为我国一个独特的茶类,其特有的色、香、味主要是在“做青”工艺阶段形成的。传统的乌龙茶生产历来是茶农凭手工“看青做茶”,品质极不稳定。乌龙茶区的历年调查显示属三等以上的高档乌龙茶,一般约占全年总产的30%-40%,高档铁观音只占10%-20%,其他2/3是中、低档产品。由于乌龙茶多变的工艺技术难以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致使其生产长期停留在手工和半机械化生产状态,不仅品种和原料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极大的影响了乌龙茶生产的效果。

“做青”是关系乌龙茶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也是道技术难题。1982年,张天福提出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研究”的课题,并被福建省科委确定为重点课题。不久,在张天福主持下,由12名茶叶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成立茶道。从1982年-1987年的6年间,课题组反复试验,掌握了2000多个数据,证实了“乌龙茶加工不受气候限制,进行人工气候环境做青,对稳定和提高品质完全可行”的结论。同时提出了乌龙茶主要品种的做青工艺规程方案,为乌龙茶进入机械化、连续化、程控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1987年,这一成果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为证实该成果在生产中的可重复性,课题组于1989年在安西芦田场蓬峰分场继续试验。此次试验,证实了乌龙茶品种做青工艺各项技术参数具有重现性。省内外专家鉴定认为,课题组研制的设备和工艺技术能够实现机械化、程控化做青要求,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按当时计算,如安溪年产乌龙茶1.5万吨,其中1/3应用新技术,每公斤以最低增加纯收益40元计算,0.5万吨乌龙茶年可增收2亿元。安溪茶竖年,该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14年过去了,这一科技成果却没能得到推广应用,课题组的成员有的已经作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这项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呢?有人说是设备价格贵,可乌龙茶“做青”设备按4台机器计算,也不过两三百万元的投资。而每500克“做青”的乌龙茶,至少可增收20元,两三年就可收回成本。上述说法显然不能成立。

尽管对“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这一科技成果未能推广说法不一,但原因不外有四个:一是茶业科技推广力度薄弱,许多茶叶生产者认识不到新技术的益处。二是茶农传统的制茶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好茶是手工做出来的,不是机器成批生产出来。三是引进新技术需要投入资金,而收回投资又需要一个过程,不少人持观望态度。四是目前出口的乌龙茶以中低档茶为主,出口的门槛主要是农残问题,各职能部门将主要力量放在了建立无公害茶园和绿色茶园上。面对科技推广工作,有限的力量只能顾彼失此。

专家介绍说,多年来,乌龙茶的品质飘忽不定,质量不好主要受制于天气(传统乌龙茶品质的好坏,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的制约),而这一成果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现在,个地热衷于茶王赛,为什么没人能够蝉联?因为加工者虽有知识经验,但没有科学知识与设备,对多变的天气只能碰运气。

福建省的乌龙茶有许多名茶,如铁观音、奇兰、水仙、肉桂等,因为名牌产品,其优良的品质必须稳定不变,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产品如果做不到工厂化、规范化生产,其品质是不可能稳定的。

茶叶包装盒设计中秋节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