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普洱茶的故事汇

2020-12-27 11:00:28热度:172°C

  普洱茶的故事汇

  苏荣新卖茶

  1985年,初入社会的苏荣新,第一份职业是在餐厅端盘子的服务员。他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做起一直到管理层,对酒店经营有了透彻的认识。1992年,苏进军餐饮业,大有所获。2001年,苏荣新在广州开办了一家茶餐厅,将自己最熟悉和最喜欢的两项事业结合到了一起。广东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一般酒店上菜前都会先问客人要什么茶,虽然这些茶价格便宜但蚂蚱茶叶一般质量不佳,而专门去茶艺馆喝茶,普通人又没有那么多时间。苏荣新想,何不在客人吃饭的时候提供品名茶的服务呢?看准了,就要快人一步,他在自己开的酒店里开始了这样的尝试。结果,不少客人就是冲着这里能提供名茶服务来的。

  何景成的茶缘

  何景成回忆,小时候一直是妈妈买茶来喝,工作以后第一次自己上街买茶却不知道该买什么茶,后来经过品尝,才知道家里一直喝的都是普洱茶,只不过香港人喝茶不像台湾人那样讲究罢了。

  后来,何景成发现茶里面有好多他搞不懂的地方,比如:为什么每一个茶店,茶的名字一样口味不一样?那我喜欢一种味道买不到怎么办?

  “批发商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人不能糊里糊涂过一辈子”,于是他开始了追索茶知识的历程。他不断往内地跑,先去福建安溪研究铁观音,然后去武夷研究岩茶,后来就迷上普洱茶了,最后发现普洱其乐无穷。“铁观音共有36个品种,搞完了就没有什么好玩,武夷岩茶的品种多,又太过复杂了。”他一次又一次跑到云南调查观察,这种实证主义的精神让他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让他成为令人信服的普洱茶人。

  杜春峄扭转败局

  15年前,澜沧县景迈茶厂班子调整,杜春峄成为思茅(今普洱)地区第一个茶叶初制厂的承包人,每月交厂里100元,停薪留职,与一家村办茶厂签订八年的承包合同。千辛万苦筹资十多万元,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导致承包失败。当时,杜感到“像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两个女儿没有零花钱,就连全家最基本的伙食费都没有,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月后才清醒去打工挣钱。

  后来,由82名自身能力较弱的失业老工人组建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工人平均年龄50多岁。大家推选杜春峄为董事长,朋友打来2万元启动资金,股东集资139万元。1998~2000年公司组建后,租用原澜沧县茶厂厂房机器,开始头三个月没有钱发工资,但所有的股东和员工都没有怨言,很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由于破产后组建的企业还没有信誉度,没有抵押,得不到银行贷款,每个股东和员工都尽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有一个老工人为按时完成帮别人加工茶叶连续工作,48小时没睡觉。通过八年努力,把精心和细心融入到每一款产品上,公司也从效益上得到了回报。到2005年底,公司拥有资产近1500万元,负债18%,净资产已上千万元。

  董碧莲喝茶

  昆明今雨轩茶馆姿态低调,却也是昆明最牛的茶馆,接待过众多社会名流,喝茶需要预约。茶馆主人董碧莲为经营茶馆,经常跑去全国最好的茶馆品茶,“打着飞的到处喝茶”。有一次,她去北京,花三天时间跑遍了京城十几家著名茶馆和会所。

  这天,董碧莲到了一间茶馆,看得很仔细。她对两棵做得比较逼真的假树很喜欢,她说两棵树就是“林”,如果只有一棵树就变成“困”了。茶馆主人开玩笑道:南面有家茶馆学我们的样子也做了一棵树,难怪后来关门了,原来是只做了一棵树。

  余华良说茶市就像爬满猴子的大树

  在普洱茶高歌猛进的那段时间,最先赚到钱的那一拨喜笑颜开,跟进者奋勇直追,再后来者笑脸相迎,而身边总有人四处打听行情。小茶商余华良是这样比喻的:

  “整个茶市就像是爬满猴子的大树,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

  余华良本来不是这棵树上的,禁不起诱惑才蹿了上来。

  余华良本来是导游,靠跟各家旅行社带团拿提成谋生,尤其是珠宝店,每次下了团,老兄总是跑到朋友茶庄里边喝茶边清点腰包里的钞票,收拾妥当后总少不了约上几个朋友去喝酒K歌。他的收入是多少大概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不过,他攒了三个月的提成就盘下了一间小茶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另一个事实是,在这三个月间,余华良带团常去的那几家珠宝店中,有一家转行经营普洱茶了,还有两家兼营普洱茶,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拿回扣提成,因为普洱茶的销售确实太火了。就这样,三个月后,余华良的茶庄开业了。与此同时,街对面那家玻璃店也在一夜间换成了普洱茶,一时间,恍若天下皆普洱,就连余华良茶庄门口修自行车的赵老头,也很大气地买了两件生茶回家。赵老头是余华良茶庄开业的第一个大宗客户。

  其实,究竟什么茶好,余华良不太懂,赵老头就更不知道了,总之,只要有货,总是能卖出去的,而之于赵老头来说,只要买上那么几件普洱茶放在家里,好日子似乎便指日可待了。

  乱世出英雄,余华良屁颠屁颠跟着人家乱买乱卖也还是稀里糊涂赚了些钱。不过,赚到的钱过了不久又被那一房子的普洱茶给压死了,更郁闷的是,被他的上家奚落了好一阵子,这时,余华良的耳朵里有两派意见,有人劝他坚持下去,也有人劝他早早脱身为妙,如你所知,他无法坚持下去了,于是草草出货,一进一亏,打个平手,灰溜溜出局,比起他那些被套死的下家,算是万幸。至于他的第一个客户赵老头,后来我一直没见到过,有说在北市区什么地方开了间小茶店,也有说是被手上那两件普洱茶给折腾出了病,谁知道是真是假。

  余华良接着去带旅行团,很长日子没见到了,上个月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叫我到他店里喝茶,新店装修还不错。如果说是他太热爱普洱茶了,那是假话,事实是,经过了大起大落的跌宕过滤,不管是喝茶的、卖茶的还是买茶的,头脑都清醒了,用余华良的话说,现在卖茶虽不像先前那么大进大出,利润也比较微薄,不过少了担惊受怕,赚一分是一分,正道赚钱,很踏实,普洱茶市的那一幕幕闹剧,恍若隔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