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古代茶树修剪

2021-02-18 11:21:03热度:123°C

古代树修剪[Evolution on the pruning of tea plant]古代的茶树修剪至清初才见于记述。清代黄宗羲《匡庐游录》:“一心(注:僧名)云: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茶)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至19世纪中叶,茶树台刈技术成熟,1858年张振夔文:“先以腰镰刈去(茶树)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覆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其法与今茶树台刈无异。清代杞庐主人《时务通考》:“种理茶树之法,其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除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中国茶树修剪自台刈始,而后有重修剪及程度不同的其他修剪。

央视茶叶广告茶叶 矢量

上一篇:排水暗沟
下一篇:树冠形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