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中國茶極簡史。茶叶茶树中国

2022-04-06 07:50:19热度:59°C

 

原标题:中國茶極簡史。

▲[明代]陈洪绶《品茶图》,绢本设色,76x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篇约9000字,阅读约需要23分钟。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王树树龄高达1800余年,

位于云南省勐海县贺松乡的大黑山。

树高32.12米,冠幅直径8米,胸径1.03米,主千粗3米。

因遭雷击,目前树高仅剩14米。

茶树原产中国,这也是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所公认。中国古书《尔雅》,就曾提及野生大茶树,现今的资料表明,中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并且,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

在中国已经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植物学家称,山茶科植物的茶树早在5000-6000万年前就在中国西南地区进化而成。这就使得中国的饮茶历史最久远,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直接或间接传自中国。(6世纪下半叶,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西亚和阿拉伯地区;两宋时期,传入南亚;明朝末期,传入欧洲;雍正年间,传入俄罗斯;乾隆年间,传入美洲)

那么,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制茶、饮茶?“茗”、“荼”等字又是什么意思?与茶又有什么关系?且听慢慢道来。

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西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见上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唐人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那时,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这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吻合。

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将茶叶嚼烂,敷于伤口,确有消炎、止痛、镇静乃至解毒作用。

西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华阳国志》还记载,那时就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但对当时人们如何服用茶叶不太清楚。

有些学者猜测经过夏商之后,人们应是将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故《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正所谓良药苦口。若“荼”是先民之茶,则茶叶之苦涩是当然的——这个问题,直到唐代才被降低。

只是,那时的茶不是一般的饮品,还是祭品。《周礼·地官司徒》说:“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小小一件掌荼(茶)之事居然设置了24人之多,因何?因为那是大礼中必不可少的祭品。

《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这是茶的食用阶段,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

至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吃“凉拌茶”习俗(见上图),鲜茶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制成饼茶以存放,这是最早的饼茶。饮用时,先将茶饼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或沸煮)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

明末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由于秦统一了巴蜀,茶便从中国西南方向的云贵高原顺着江河传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chuancha]就是茶;而扬雄在《方言》中,称茶为“蔎”[she]。那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荼”的记载。

在《赵飞燕别传》中,有一节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吸此茶。”当然,上述故事的作者为宋人秦醇,但无妨想像汉时茶入宫廷。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西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

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如华佗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志》则记述了吴国君主孙皓在信奉佛教后“赐荼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元代]赵原《陆羽烹茶图》,纸本设色,27×7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随荆楚茶业在全国传播,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与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在鲜卑族王朝的北魏,饮茶之风盛行。“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洛阳伽蓝记校注》)

西晋时期,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可从《荆州土记》一书中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唐人陆羽《茶经》引自《广陵者老传》中的一事:“晋元帝时(317-322)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但在这一时期茶的制造和饮用方法上无太大变化。《晋书》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其中,有必要说一个“茗”字。许慎《说文解字》说它是“荼(茶)芽也”,这个不甚准确。春茶皆芽。故晋代郭璞注曰:“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从此“茶”“茗”各有其身份。唐人陆羽《茶经》说: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或许,这即是“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的由来?

这个时期,茶已由地方性饮品(随着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开始蔓延至全国。并且,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茶的著作杜育德《荈赋》——这是唐人陆羽的《茶经》的先声。

隋文帝患病,遇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茶的饮用开始普及。

其中,约在开皇十三年(593),中国茶的知识与艺术、佛教同时传入日本。

▲[唐代]佚名《唐人宫乐图》,绢本设色,48.7×69.5cm。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膳夫经手录》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自此开始,“茶”字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用字,饮茶蔚然成风。至大历五年(770),唐代宗在浙江长兴顾渚山设立官焙(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生产基地),责成湖州、常州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负责进贡紫笋茶、阳羡茶和金沙泉水等事宜。(有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是中国茶史上的一件标志性事件。

此举大大刺激了唐代茶叶的发展,并导致饮茶方式的进步——唐人讲究“煮茶”或“煎茶”。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至陆羽《茶经》问世,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那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中国茶业(与茶文化)的一大飞跃。

饼茶的制造上也有很大的进步。过去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完善了蒸青制茶——去除茶的青草味称为“杀青”,“杀青”可分为“蒸青”和“炒青”两种,现代茶一般都用“炒青”。

在有唐一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先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压)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以后,用竹篾或皮绳穿起来封存。拍制茶饼需用一定的模具,这模具叫做“规”,通常为铁质,有圆形或方形,因此拍出来的茶饼形状各异。由于唐代增加了蒸青后压榨去汁的工艺,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至于说炒青,自唐代开始出现,但并不流行。唐人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云:“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也是在唐朝,那是顺宗永贞元年(805),日本僧人最澄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

至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出现专用的茶具。大约有小锤(锤碎茶饼)、小碾子(将茶饼碎片碾成粉)、炉子(沸煮茶粉)、筛子(饮茶时过滤茶渣)等。

史载,唐代已出现正式茶馆。据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

附录1:唐代煎茶法

▲[唐代]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绢本设色,28×65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萧翼赚兰亭图》(见上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描绘的是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王羲之《兰亭序》的故事,原本已佚,现存南宋摹本,内容不变,依然是唐代风物。这幅《萧翼赚兰亭图》,十分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唐人煎茶法。

图左,一名长满了络腮胡的老者(见下图),蹲坐蒲团上,弓腰凑在风炉前,炉子透出红光,炉上单柄锅内的水似乎已经开始沸腾。老者左手拿着锅柄,右手拿着茶夹,兰花指翘起,鼻孔微微朝天,眼睛眯起,耷拉眉毛,一脸沉醉,正专心嗅着茶的香气,等出茶的最佳火候。

老者对面,一个童子弯着腰,两手端着茶托茶碗,专心地望着炉上煎着的锅,正等着出茶,奉给图右的主客。

童子脚边的茶几上,放着同款茶托茶碗,一枚用来碾磨茶叶的茶碾,一个盛放茶末的茶罐。

唐人喝茶,有煮茶法,往茶里添加盐、葱、姜、桂等作料。但还是以煎茶法为主,尤其是中晚唐时期,将饼茶炙烤,研磨成粉末,水刚煮沸的时候,放入茶粉,并加以搅动,茶汤沸腾就可以出茶了。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绢本设色,,66.9×44.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随着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方式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那时,因为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有龙凤图型的上层社会专用饼茶,见上图)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见下图),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6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并且,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饼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据《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团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相比于饼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开始流行。

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这是加香料茶和花茶的最早记载。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绢本设色,57×60.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开封城,凡闹市和居民集中之地,茶坊鳞次栉比,大多全天候经营,从早开到晚,至夜市结束才关门打烊。宋太祖赵匡胤就时常光顾开封街头的茶坊。据说,有一次他到“丁家素茶”品茶,一高兴,竟将宫中收藏的三国著名画家曹不兴的画赐给了店主。店家获此宝物后悬挂于店中。从此,开封城内的茶坊、茶肆就有了悬挂字画的风俗。另据耐德翁著《古杭梦游录》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道久坐也。今茶坊皆然。”茶馆张挂名人书画,是为茶客消遣久坐、多卖茶水,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那时的茶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插茶、微子、葱茶,或卖盐鼓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这已和今天在广东茶楼吃早茶差不多了。

只是,哪家的茶汤最美?如何分个好坏?于是就产生了斗茶,也称“茗战”(见上图)。斗茶者共用一瓯沸水点茶,先在茶末中注水调膏,再在膏中注水并用竹筅敲打。

一斗汤色,首先看茶汤色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二斗水痕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汤与盏相接的地方若是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

附录2:宋代点茶法

▲[北宋]赵佶《文会图》,绢本设色,184.4×123.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会图》(见上图)是宋徽宗画作,图绘文人学者饮酒喝茶赋诗的文会。

画的正前方,方桌前,一名侍女左手端着茶托茶盏,右手拿着长柄茶匙,正从茶罐中舀出茶粉,准备放进茶盏里面(见下图)。

桌边茶炉上,放着两只汤瓶,红红炉火正烧着,煮水候汤,以便点茶。

盛行于唐代的煎茶法,到了北宋南宋,已经渐渐衰亡,点茶法风行于世,这幅图表现的正是宋朝的点茶法,程序大致如下——将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火+胁盏、点茶。通过以上字面意思,大致可知内容。最后细细品茶,好的茶汤标准是甘、香、重、滑。

宋朝下到文人士大夫,上到皇帝,无不喜欢喝茶,常能在宋人的诗词中看到点茶法的描述。

如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其中的“绿尘飞”,便是将茶叶碾得细细的,像绿色的尘土一般,轻易便飘飞,而“翠涛起”,则是沸水点茶,茶末在沸水冲击下如同翠色浪涛,比喻形象,见诗如见景。

点茶法在宋代发展到了极致,技艺高超之人,能注汤幻茶,如同现代的咖啡拉花雕花,称为“茶百戏”。

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这相当于在茶汤上作画,所以又被称为水丹青,极具艺术美感。

▲[元代]王蒙《煮茶图》,纸本设色,99×46cm。私人藏品。

饼茶和散茶依然同时并存,制茶技术无明显发展。散茶进一步流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元期间,茶叶已成为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地。

▲[明代]文徵明《惠山茶会图》,纸本设色,21.9×67.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烹茶方法也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明人认为这种饮茶方式“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

并且,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除绿茶之外,黄茶黑茶红茶也开始出现,花茶技术更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9种之多。现代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明朝人饮用散茶时喜爱加调味品,大约有牛奶、羊奶、柠檬、糖、桔汁等几十种。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6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茶叶开始传到世界各地。

附录3:明代泡茶法

▲[明代]文徵明《品茶图》,纸本设色,142.3×40.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品茶图》是明代文徵明的画作。山里茅屋三两间,清溪蜿蜒流淌,屋外松树几株,主客对坐闲谈,简简单单,清雅闲适,画风如茶风。

右边茅屋,扎着两个冲天辫的童子在烧水,左边主客很随意地坐着喝茶聊天,身前桌上各摆了一个茶杯,中间一个茶壶——这便是明清时代流行的壶泡,把茶叶放在茶壶里,用沸水冲泡,再分到茶杯中,现在东南闽、粤、台地区流行的工夫茶就是典型的壶泡法。

到了明代,点茶法式微,朱元璋“废团改散“,罢了各地上贡的团饼茶,散茶取代团茶,制茶法改变,饮茶法随之革新,茶风因之发生变化,泡茶法开始流行,一直延续至今。

▲[清代]姚文瀚《烹茶图》,绢本设色,34×76cm。私人藏品。

饼茶基本消失,在一些少数民族饼茶发展成砖茶。“杀青”技术上“炒青”代替了“蒸青”。清代咸丰年间介于绿茶、红茶之间的青茶诞生,青茶采用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而自成一家。

清朝人饮用散茶时口味发生变化,不再加任何调味品(花茶除外),讲究清雅怡和,认为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水,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重在意境,与中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和,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饮茶器皿讲究“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由文士主导的茶文化落下帷幕,茶事逐渐世俗化,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伦常礼仪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普遍的民族风尚。客来敬茶、以茶待客成为中国人交往之时最普通的礼仪。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沸汤火初红。”(杜耒)又云:“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尤其在婚宴之上,献茶是一种隆重的仪式。新娘敬茶、翁姑受茶之后,便是一家。

▲[明代]唐寅《围炉烹茶图》,绢本设色,尺寸不详。私人藏品。

顺治十四年(1657),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康熙八年(1669)印度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康熙二十八年(1689)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茶叶在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咖啡、可可)。

而对于中国,茶不只是一种饮品,茶馆也不只是消遣之地。正所谓杯中世界、壶里乾坤。至元明之际,说书和听戏的茶馆在各地兴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里精彩的桥段,就是数代说书艺人在茶馆里加工出来。清代乾隆下江南,召苏州弹词名家王周士御前演出,弹词从此风靡上海、浙江一带茶馆。所以,当茶叶遇见水,何止一盏茶汤,而是一片风光、一种精神。

布目潮浲在总结陆羽茶道精神时说:“(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性俭”,表明茶是最适合于品行优异的人的饮料。其中“俭”,除了有节约的成分,还有自我约束的意思。而《说文解字》释“俭,约也”,段玉裁注云:“约者,缠束也。”所以,似乎可以说:茶者,君子之饮也。

附录4:中国六大茶系

绿茶:不发酵的茶。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清汤绿叶”的特点。代表茶有:黄山毛峰、蒙顶甘露、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六安瓜片、西湖龙井、湄潭翠芽、碧螺春、蒙洱茶、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黎平雀舌等。

黄茶:微发酵的茶。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如君山银芽、蒙顶黄芽、安霍山黄芽)、“黄小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鹿苑)、“黄大茶”(如霍山黄大茶)3类。

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代表茶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青茶:俗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雍正三年(1725)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

红茶:全发酵的茶。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中,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具有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3类。代表茶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属后发酵的茶。黑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4道工序。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其中,藏茶是黑茶的鼻祖。四川雅安是藏茶的原产地,已有1300年历史。

★本文係斯文於此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如欲轉載、引用等,敬請聯係斯文於此公號。另,圖片來自互聯網,旨在分享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斯文於此觀點或立場。

[在故紙堆里尋些未來的意義

—— 我因何寫作了《古典中國的側面》?]

▲20余名资深记者和主编联名推荐!

↑点击购买作者亲笔签名版 。

更多精彩内容

點擊圖片進入

点在看 ↓,告诉我你也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