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建筑师“万茶之母”的非建筑(组图)

网络整理 2022-03-14 12:01:37热度:88°C

原料均选自蒙山海拔约1000米的核心产区,严格按照单芽或一芽一叶的标准。

干茶微微卷曲,紧实多银毫,色泽翠绿,茶香馥郁,令人心旷神怡。

冲泡时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开,如早春萌发,豆香、板栗香、嫩香、花香,阵阵散发,富有层次感。

茶汤色浅清澈明亮,很是养眼,内质香高而爽。

茶汤入口,滋味鲜嫩甘甜,甜中带鲜,味醇甘鲜,兰花香馥郁,一口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春意,恰似“人间甘露”。

汤中可见丰富白毫,满满的茶氨酸,它是“甜如甘露”的主要物质基础。

叶底匀整,叶嫩芽壮,可见其采摘标准之高,品质上乘。

蒙顶黄芽黄茶中的珍品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小众品,属于微发酵茶,听过的人多,喝过的人少。

注:六大茶类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黄茶。

蒙顶黄芽是黄茶中的珍品,工艺与绿茶十分接近,但多了一道关键工序“闷黄”,酿造出黄叶黄汤的特性,带有“玉米香”、“竹叶香”,而特立独行于茶界。

闷黄工艺较难掌握,比较依赖于经验积累,有些在售的黄茶以隔年绿茶顶替,因此这也是黄茶日渐小众的原因之一。

高品质的蒙顶黄芽有着“甜醇”的口感,既有绿茶的“鲜甜”,又有红茶的“醇厚”。因此能品尝到纯正滋味的蒙顶黄芽,实属不易。

这是因为在制作蒙顶黄芽时,杀完青后,用竹草纸包成小包,进行长达24小时的堆放闷黄,期间需不断地翻茶观察发酵程度,方才酝酿出蒙顶黄茶专属的甜醇滋味。

蒙顶黄芽的干茶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毕露。

叶底全芽,嫩黄匀齐。

冲泡后,汤色黄亮,玉米一般的甜香渐露,带有竹叶的清香、豆香,韵味悠长。

茶汤入口,鲜醇滋味从舌尖传来,汤感柔滑如丝,绿茶的刺激性已渐褪去,甜香浓郁。

两款茶品,一黄一绿,均是蒙山茶的代表,建议同时入手,品味不同的滋味。

本次众筹的包装方案,由“淘茶集”团队专门设计。

汉代山王庄壁画局部拓片:汉阙建筑群及歌舞楼阁

“早春”款,包装设计灵感来自汉代建筑的“斗拱”、“望楼”,并参照了当时盛行的高台楼阁,以此为原型演变而来。

瓶身材质选用了高硼硅玻璃制作而成,强度高,经久耐用。

它既是茶器也是摆件,待茶叶喝完,还可以继续用来存茶,或作为插花瓶使用,为茶事增添一些乐趣。

“头采”款包装,则选用了景德镇冰裂釉瓷罐,搭配天然竹盒,以此营造了一个适宜的存茶环境,密封又恒温。

景德镇冰裂釉瓷罐,开片清晰,瑰丽古朴,盎然春意从心底油然而生,用它来装头采的茶再合适不过。

外部竹盒的顶盖有磁吸设计,拿取方便,盒上绘有鎏金花团图案,古色古香。

“头采”款,内附有相应的珍藏证书,包含了茶品信息、采摘量、匠人介绍等。一证一码,既可溯源又能确保正品,货真价实,不管自饮、赠礼都十分合适!

“明前”系列的包装则采用可降解袋,类似的包装方案,也在“淘茶集”的多款热销产品中作为茶友的补充装。

自带封口条,并且能稳当立于桌面,取用方便,简单实用。

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现一条生活馆众筹▼

众筹时间:2022年2月10日~2022年3月12日

众筹价:¥188起

发货时间:2022年2月25日起发货,具体时间以今年头春采摘时间为准

蒙顶山核心产区,造品质好茶

张跃华生态茶园所在地

张跃华的茶园坐落于蒙山核心产区。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邛崃山脉之中,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山顶有五峰,状如莲花,清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

俯瞰蒙顶山下青衣江

这里全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恰好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长年烟雨蒙蒙,减弱了太阳光的直射,形成散射光,有利于茶叶中的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

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又经过整个冬天的休养,使得其内质极为丰富。

蒙顶山生态环境

地处非工业地区的蒙顶山,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宝地。放眼望去,茶树根系深栽,与花草植被共生,郁郁葱葱。

待到早春二月,蒙顶山气温早已回暖,雨水十分充沛,此时蒙顶茶就可以采摘了。采摘的芽头制成的蒙顶甘露,便是开园头采的明前春茶。

“轻轻一提”是蒙顶甘露的正确采摘方式,嫩芽不用尖利的指甲将其掐断,而是要用指腹摘离树枝。若是想蒙混过关,指甲掐下来的嫩芽,炒制出来颜色便会呈黑色。

如此苛刻的要求,加上蒙顶甘露的品种为川茶中小叶群体种,芽叶细小的特点,制作1斤上好头采甘露,大约要经过9万次采摘,其品质可想而知。

张跃华在制茶

蒙顶甘露的制作,张跃华沿用了明代的传统工艺,简称为“三炒三揉”。

手工揉制是这道工序的关键,张氏炒制茶叶也主要以手工炒制为主。

鲜叶摊放

采摘细嫩,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

杀青是把经过萎凋的鲜叶放在铁锅里翻炒,温度需控制在140℃~160℃度之间。适当的闷茶提高它的温度,同时不断用手抖茶,蒸发水分,使其散发青草味。

杀青的关键是要控制温度,抖、闷手法的结合,手工小份量茶青,让茶青受热均匀。

手工炒制

手工炒制时,经验丰富的师傅通过感受茶叶状态,及时调整炒制时间,控制茶叶的品质。

手工茶虽费时又费力,但依然不能被机器取代,实在是因为蒙顶甘露灵魂深处的滋味,只有靠手艺精湛的师傅深深体会,慢慢炒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