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港口茶|港口茶的制作过程

2021-02-09 13:03:07热度:165°C

 港口茶

港口

港口茶的名字最先出现在恒春县志。根据记载,清光绪初年,当时的县太爷周有基由大陆引进茶种,在恒春东门城外附近山坡种植,其中以港口地区在土壤和气候上最适合种植,因此叫做「港口茶」。
  另外根据港口茶农的传说,港口茶是由朱姓茶农由大陆引进福建武夷山小叶茶四种,移植在港口地区而得名。
  该茶茶菁不经萎凋直接杀菁制茶,并以低温长时间炒出乌龙的熟茶味,严格说来,该茶属绿茶类及部分发酵的眉茶之间。该茶区是台湾唯一以实生苗繁殖茶苗的茶区,茶树主根系发达,虽然品种繁多,但口味与品质倒是蛮一致的。该茶是全台少见遵古法制茶的特色茶之一,苦涩味较重,风味独特,产量少但餍品很多。
  港口茶的制作过程
  采 茶
  通常雇请当地妇女摘采。每个人腰间背一茶笼,只采取茶树上较嫩的三片叶子,就是所谓的「一心二叶」。
  晒茶
  通常在下午四到六点时,将采摘的茶叶曝晒于日光下。
  杀青
  将晒好的茶放入杀青机中约时五分钟,杀青后的茶叶,就传出香味了。
  揉茶、干燥
  将杀青好的茶叶以白布包成圆形,再放到揉茶机放入杀青机中揉二十分钟。接着使用干燥机,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使茶叶成为半成品。
  解块
  被揉成圆形的茶团,先用手剥开,再放入解块机分解,解块好的茶,通常用速包揉茶机再揉过。
  烘干
  利用电烘机将茶叶烘干到一定的程度,烘干机出来的茶叶便是成品了。
  封罐
  最后使用封罐机将茶叶按不同的份量包装,就可以销售给顾客了。
  以往港口茶因产量少,自产自销,茶叶的制作大多以手工为主。而近几年来,港口茶声名渐大,加上农会配合农林厅推广栽种改良的茶叶品种。因此,港口地区制茶都改以机器制造,除内销,并外销日本,往往有供不应求的趋势,风评很好
  以下由爱茶网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港口茶的特色
  港口茶由于历史悠久,以及特殊的生长环境,有多项特色:
  1.在地理分布上是本省最南端的茶区。
  2.播种之方法是传统的直播法即用种子播种,而不同于北部及中部的鸭条法。因本地区雨量不平均,尤其冬季少有丰沛雨量而无法使用压条法。
  3.茶叶小而厚,有别于改良的叶大而薄,又因为于海岸、茶味特别浓烈,冲泡5--6次后,茶味依然香醇。
  4.采茶季节一年四季,每年二月开始采春茶,五月采夏茶,雨季来临时采秋茶,九月底采冬茶。其间,本省中北部地区较无法采到夏秋茶。
  由于港口茶名闻暇尔,堪称茶中圣品,所以名作词家陈恋及音乐家曾次朗两位老师,特地合写了一首『港口茶』歌,来歌颂港口茶,谨录于下,希望大家喝茶之余,高歌一曲,蛮不错的

茶叶末釉瓶茶叶病害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