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茶叶叫卖顺口溜:在哪里可以找到近十年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的数据?

2020-11-07 05:49:00热度:313°C

在哪里可以找到近十年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的数据?

想问下找到了吗

解读清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详情

我国早有相当广阔的茶叶市场,并形成大商人资本的茶商。因实行茶行制度,茶商具有一定程度的专利权,利润优厚。清代茶商可分三大类型。一为安徽、福建商人,属主要茶产区的茶商,尤以经营安徽祁门和福建武夷茶著称,行销四方。二为陕西、四川商人,原由边区茶马互市而来,后以经营边茶为主,行销康藏。三是山西商人及江浙、湖广商人,经营内地茶叶贸易。其中尤以晋商即习称西客者实力最雄厚,并经营蒙古、新疆和在恰克图与俄国的茶叶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我国茶叶亦早有出口。17世纪时即有荷兰人来澳门购茶,而以陆路输俄国为大宗。海路出口日增,以输英国为主。中英贸易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垄断,而茶叶占该公司自中国出口商品总值的80—90%,其增长情况如表2—45。估计mgc战争前全部水陆出口茶叶年约45万担,占茶叶总销量的23%左右,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中国出口的第一位商品。出口茶价很高,红茶每担在26两,但因系广州一口通商,茶商将茶叶由江南产区翻越大庚岭运至广州,而出口业务由广州十三行经手,利润为十三行及东印度公司所夺。东印度公司经营茶叶利润年达350万镑,英政府亦获同样多的税收。外贸中心转移上海。徽州绿茶集中屯溪,由新安江经杭州转上海;祁门红茶或经屯溪,或经九江运上海;浙东平水茶由绍兴起运,经杭州到上海,而武夷山茶运福州出口,上海、福州成为两大茶叶口岸,上海出口44.5万担,两共占全国海运出口量的77%。汉口开埠,成为华茶区的出口口岸,原陆路运俄国之砖茶亦改由汉口出海。上海出口茶62.3万担,福州出口66.3万担,汉口出口26.8万担,三大茶埠出口占全国茶出口量的73%。从事茶出口的华商,亦以此三大口岸为中心,进行运销。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往英伦本土茶叶量值(1760—1833年) 每年平均数资料来源:《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955年版第14—15页。  *1817—19年平均数由于国内运输路线缩短,出口茶价下降。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递增,出口茶价尚维持较高水平,华商运销获利亦厚。出口量增长更快,惟已受印度、锡兰、日本出口茶叶影响,中国茶出口价猛跌。虽价格略有回升,但出口量下降了20%,传统的输英茶叶下降尤甚,这时从事出口茶的货商,出口茶已超过内销茶,但因茶价下降,出口值已由盛时的400万关两降为300万关两。这期间的茶叶出口贸易情况见表2—46。甲午战争前茶叶出口量值(1868—1894年)* 出口量包括经樊城陆路运俄数字,以及1887年后九龙、拱北与香港、澳门的帆船贸易数字,故较历年海关统计出口量为大。*** 按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值平均计算。《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963年版第1204—1205、1606、1644页。1、经营出口贸易茶商的兴起mgc战争前的茶商,基本上是从事国内贸易的旧式商人,其经营出口茶者,除传统的中俄恰克图贸易外,本身不与外商打交道。出口中心移上海,多领洋人本钱”的新兴茶商,代外国洋行购茶,继之有人开设专与外商作交易的茶栈。以及加工精制茶的茶厂、茶号(国内运销主要是毛茶,出口茶则需再加工),上海茶商行业发生分工。主营内销者称本庄,主营出口称洋庄,上海已有茶栈几十家,采购毛茶。在沪加工精制以销外商的茶栈(5),经营出口的茶庄基本代替了原来的西客。先向各洋行(注即旧行商)租赁”洋行制度(即公行制度)隳坏”然十三行犹复改称茶行。广东行商共11家,旧行商还企图继续垄断茶叶出口业务,冀将已废之公行制度,厥为呈请官厅特许商人设立茶栈。此项活动是以原十三行总商浩官伍崇曜为首进行的,伍崇曜本人就是一个有名的茶商,与美商旗昌洋行关系密切。恢复官办茶栈事,曾经两广总督批准,并由南海、番禺两县县令发布布告,卒因外国商人反对甚力”(2)原广东从事华洋贸易的散商。流寓外埠,阿林是上海开埠初期,随外国洋行北来的一个广东散商。开始充当英国商人的掮客,他在上海一方面教授本地商人以中西交易方法,同时将英国制造品介绍推销到内地,又推动内地丝、茶商人来上海与外商交易。由于博得英商的信任,当时几乎所有外商都把货物交阿林处理。1845年由阿林经手的贸易额,竟占到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据说当时所欠对外债务达90万两,阿林在1847年再次来沪。终于又拖欠内地茶贩帐款4万元。上海外滩 1930s上海稍晚些时候的林阿钦(Lin Achin 音译)是又一例,林阿钦也是由广东来上海的商人,受雇于怡和洋行当掮客。总办该行在福州地区华茶收购业务。林阿钦自己开设的行栈名福兴隆,1859年经这家字号为怡和收购的华茶即超过9万两,(3)产地的茶商和其他商人到通商口岸开设茶栈,上海的谦和、元吉、仰记、久成、震和等茶栈“都是由浙江平水茶商来沪开设的”他们在沪设栈直接卖茶给外商洋行,上海的方镇记。则是浙江镇海方家开设的,原在上海经营钱庄、丝号、糖行、杂货。当时钱庄都与丝商、茶商有mgc往来,到绍兴、嵊县收买平水绿茶。卖给洋行,一方面向洋行买进棉布。原有山西省人经营黑茶。迨海运既开,华茶运销外洋,……一般茶商乃纷纷改制红茶,即向日晋商之mgc黑茶者;山西茶商还在汉口开设有经营洋庄、口庄(蒙、俄方面贸易)的栈号,光绪年间有牌名可考的。(4)洋行买办开设茶叶行栈,这是当时各口岸普遍的现象,在厦门汇丰银行任买办达20余年的叶 秋”同时他也是源通银号和汇昌、厚诚钱庄的东家。几乎都是由买办开设,是汉口宝顺洋行买办、汉口茶叶公所负责人盛恒山开设的。俄商阜昌洋行买办唐瑞枝。80年代末每年运出红茶达五、六十万箱,怡和洋行上海洋行买办经营茶栈的,50年代宝顺洋行买办徐钰亭、曾寄圃。60年代怡和洋行买办林钦、唐廷枢都是在任职买办同时开设丝茶行栈。徐润 徐润经营茶叶的收入”未见面记述。温州白林一处茶号收入即有三四万,他投资于房地产、典当、购买股票等总额达到320多万两,李鸿章扎委徐润会办轮船招商局后,他经营茶叶也从未间断。1883年还出银4.5万两买下汉口善昌升茶栈(连同码头),徐润受累濒于破产。集资、借款20万两。对各茶号放款、搭股,但因各种不利条件(天旱、价格等),唐翘卿 上海另一个有名的茶栈商人唐翘卿“怡和洋行买办唐廷枢的族兄弟。上海开埠不久,唐就创立谦顺安茶栈“被认为是上海开设最早的、有实力的茶商之一”由谦顺安老板而后成为茶商元芳洋行的茶叶买办,有资料说他还担任过汇丰银行买办、福州怡和洋行买办。1868年上海成立茶叶公所,他和徐润、唐廷枢等都充任董事,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势力深入到汉口。唐又在汉口开设谦顺安分行,上海谦顺安则交给外甥祝镜澄管理。这个茶栈在沪、汉两地都是有名的大茶栈之一,清末曾任驻马尼拉领事。并曾考察国外茶叶市场情况,成为我国开设最早、规模最大、直接向国外出口的民族资本贸易茶商,2.茶叶的交易环节和中间剥削我国茶叶贸易的交易环节甚多,内销茶相对说少一点,茶号从产地收购的茶叶,运销各大城市。经由当地茶叶中介商。转销客帮并供应当地茶店(有些是批零兼营),外销茶则要经过更多的中间商人,外销茶在国内市场的流通过程及经营环节。(1)茶栈 茶栈大都设于通商口岸,是适应外国洋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而出现的。最早的行栈,大都是丝、茶、土(mgc)兼营:甚至同洋行用易货方式交换进口货物,又有自营业务,随进出口贸易的扩大。80年代后茶叶价格下跌。自营业务常冒险,自己不做交易;唯为人作掮客,代客买卖,清代茶商茶栈组织出口货源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利用同乡关系,组织地区性帮别行栈,有的是在产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在产区茶号搭股,更多的是新茶上市前派人去茶区,预先取得茶叶收购权;1889年沪、汉两地茶栈对汉口茶市贷放的春季茶银有300多万两,福州档案馆保留的生顺茶栈印章茶栈本身资金一般不过一二万两;但放款有时多达一二十万两,这主要是靠钱庄的信贷支持,而钱庄又是靠外国银行的拆错。钱庄向茶本放款入利息一分。所以茶栈不仅是外销茶贸易中介商,还是个融通茶叶流通资金的信用机构;外国洋行一般不同内地茶商直接交易。茶叶的品质、数量发生纠纷,茶栈介绍成交的佣金,茶号经茶栈卖茶给洋行。付给茶栈的费用,包括佣金、通事费、破箱费、关税等,祁门茶号经上海茶栈售茶,付出的佣金和名目繁多的费用,占到交易额的7.5%。茶栈设有仓库、旅舍,接待客商,代客向洋行兜售货物,货物售出前。秤收购,茶行代茶客招徕、介绍茶产、天方评议价格。撮合成交,收购茶叶的价格、质量等。由茶客最后决定,收妥的茶叶。再雇力夫运茶号精制,(3)茶行 茶行也是茶叶贸易的中间商。多在产茶区,与通商口岸的茶栈相似,茶栈专中介精制茶的交易:卖方为内地的洋庄茶号或通商口岸的土庄茶号,买方为外国洋行,茶行则是中介毛茶交易。卖方为茶农、茶贩,买方为制造外销茶的茶号及贩售内销茶的茶叶店,清代茶行 在产茶区开设茶行。须向地方政府申请,领得牙帖,始可营业,故茶行亦名牙行,茶行负责介绍茶号、水客与茶农、茶贩之间的交易。从中取得茶农付给的2—3%的佣金,水客照规定亦需交付佣金。但茶行为招徕号商,茶行介绍水客的收购方式。在浙东多为伴同水客到茶农家中看货议价,茶行负责导引,皖西、皖南多为水客在茶行开秤;茶农就近挑来出售,祁门则由茶农与茶号直接交易;茶行除介绍茶号水客与茶农交易外。就是接待外地茶贩,临时收购或介绍与茶号成交,例如安微屯溪镇为茶叶集散地。每年外运数量甚多,但所在地休宁县产量有限,于是毗邻地区的皖、浙、赣各地茶叶由茶贩贩运而来,茶行即出面接待,并居间介绍向茶号售卖,茶行可得买卖双方佣金。拥资雄厚的茶行。既作中间商,又自营贩运购销业务,产区茶行之外。通商口岸也有茶行之设,他们基本是代客买卖。应客商急需,有时也作价收购,上海茶行经手的内地毛茶。一是精制出口箱茶的土庄茶号:二为经营沿海、近海贸易的客帮;如销往厦门、广州、南洋群岛的南洋帮,销往营口、天津、烟台、青岛的北洋帮,三为制造内销茶的当地茶叶店;其中以客帮的销路最大。它们由跑街布样。兜售议价,茶农距茶号、茶行过远。由茶贩转售,从中收取购销差价,所以茶贩一般都需有一定数额的自筹资本,从事茶贩生意的。这些人平时不治生产。但对看茶有几分经验,茶季即从事茶叶贩卖,扁担商“购销数额不大”有的以咸鲞换茶。他们一般不纳捐税,逢低购进。即短期囤积,有的可积累几担、几十担资本,购销茶叶的量较大,一般都有囤积待利的周转余地,茶贩的购销对象是茶农和茶号,他们一方面有一套拉拢茶农的本领。攀亲道眷,直到做成交易为止,另一方面又与茶行茶号厮混甚热,吃喝勾搭;分肥牟利,了解各乡茶叶生产、存货数量、品质等情况。同时制造价格涨落空气,诱使茶农上钩,茶贩收购茶叶,往往是压级压价。向茶号交售又是加价,还与通商口岸的茶行直接挂钩。长途贩运“浙东平水茶帮中,经营茶叶有百年多历史的绍兴王化宋家。就是从茶贩子起家,成为茶业巨擘。上述茶叶出口贸易的各个交易环节,都有一套陈规陋习和花样繁多的盘剥取利办法,这些中间盘剥。第一级是洋行、买办以及茶栈对内地茶商的盘剥,内地茶商对茶叶的国际市场需求、银汇变动、价格涨落,外国洋行利用它独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就在价格方面联合垄断。如茶市,英商照会俄商。不许放价抢盘,或洋商故意抬价开盘“使华商将茶大量集中口岸,然后抑价收购,放盘杀价”洋商抬价。则[华商]尽力多囤,一旦跌价,播弄华商不竭血本不止。因外商抑勒茶价“纷纷减价求售。.9075折算。每担茶实扣数约合4.5375斤,华洋茶叶交易,洋行多不按期付款。少数付现款的就要有一定的折扣,以后不论付款期限工短,成为陋规。延期付款:茶叶售给洋行,交货过磅在一星期内办清,同时即付给货款,洋行往往迁延时日。经营出口茶叶的外商,更采取茶叶装船之后,以银行结汇付款办法,内地茶商曾要求,货既过磅“须即行结帐付银,洋商恃强不理”反诬华商,于是装船银子,洋行买茶几乎无需资本,但华商需等待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才能收到货款,华商都是借款办茶,须继续承受利息负担,上述这些中间盘剥。我国出口茶叶总值约为9亿关两,内地茶商即受损4,留存样茶、延期会款增加的利息负担,更难计数,茶栈参与洋行、买办对内地茶商的盘剥。本身亦可分取余沥,洋行延期付款。茶号借款不能早期归还,茶栈即可坐享更多的利息收入;有些洋行付款不是按每批交易清结,而是合数批整付,这样茶栈就可推称货款未到而以之作为周转,并使茶号延长利息负担,茶栈代茶号垫付的运销费用以及各种名目的税捐、佣金等开支,或者浮报。或者中饱,英人福钦(Fortune)写的《中国茶区旅行记》,曾记述当时每担成本4两的茶叶。运到口岸出售,批发商额外费用,而上海收购价平均每担为18两的中上等茶叶,中间商操纵的利润就有4两“即达成本的25%或售价的22%”稍晚些时候的调查材料。也说到祁门茶号委托上海茶栈出售的茶叶,数量损失、付价折扣以及各种费用、陋规等,占到茶叶价格的20%左右。茶价八折,已成为祁门红茶习惯商法,第二级是茶号、茶贩、茶行等对茶农的盘剥。每担(百斤)只折合80斤。湖南安化历来用七六扣秤“每百斤作76斤”其他有些地方甚至用三七秤、对折秤,茶商入山买茶,往往有加至32两以外者。茶农在出售茶叶时,只在秤量上每担就要吃亏二三十斤以上。留取样茶。茶农出售茶叶“每袋均需解开袋口,从中取样评议。一般每百斤取样2斤,样茶在成交时:向例不过秤,留归茶号,售茶过秤”需先减去皮重(包装重量)。茶叶布袋重量每袋不过1斤(16两),茶号规定每袋除皮1斤(20两或更多),布袋稍厚或有缝补。过秤时,高悬短喊:又使茶农觉察不出,付款折扣,买茶叫价是银两,再折成钱文。最后合成银元实付,每次折算“总是茶农吃亏,湖南安化买茶。等于茶价九七折算,浙东平水地区茶号结付茶款,但市面折换率往往是1元可换12角左右,100元实付只抵95元,抽取佣金。茶叶行号代客买卖,只收卖方(茶农)佣金,每串扣钱50文,茶农只得95元,九五圆账:在交易过程中,茶号、茶贩、茶行等。或借口样货不符“或推称干燥不足”都要再打折扣,偶尔发现杂质,安化甚至是不论有无灰末,每担一律扣茶4斤“茶农一般穷困需钱急用”也只得委屈成交,经过上述七折八扣,往往只剩下60斤左右的收入,茶号、茶贩经营亏损。就要拖欠茶款,茶农无力声讨。折扣付还。茶农也无可奈何,3、出口贸易茶商的盛衰在甲午战争前。茶发家的,故房地产等事业失败后,仍不放弃茶叶经营。唐翘卿是由茶商而买办,由上海而汉口,成为茶叶世家。余如林阿钦、刘辅堂等,更都是茶叶起家。刘辅堂原为票号帮工,后任汉口俄商新泰、阜昌洋行买办,并自开广昌和茶栈,去世时有资财200万两。前述上海茶栈不少是浙帮平水茶商所设,平水绿茶是上海出口大宗。平水富商董久大、宋瑞泰等,都有百年经营历史。宋两面泰除开设瑞泰栈外,每年经营出口箱茶以万计。他的后辈宋济川(开设瑞隆号),更是富比王侯。新兴茶商购买原来由寺庙据有的茶山,每家经营资金“(可能是包括借款)。福州茶叶出口,在80年代初曾超过上海,福州茶商利润也大。90年代初的一个记载说,福建各茶产区有名声卓著的百万富翁18家,其中最小的也有资财200万元,这时茶叶贸易已趋不振,但他们仍在经营。因茶叶致富者不下数十百家“湖南14个茶产区有茶行160家。湖北7个茶产区有茶行94家,而这些茶行中,有100家是江西茶商开设的,原在一米店司事。以所得薪资红利自设一肆,遂业红茶“积资近百万”湘皋汉浒几无不知有朱紫桂名矣,随着茶商的增长,各地相继成立茶叶公所之类的行业组织“1868年(同治7年)上海首创茶叶公所,汉口、福州等地也陆续成立茶叶公所”沪、汉两地茶叶公所。在垄断茶叶出口方mgc有很重要地位。在各茶叶产区和集散地,如安徽的屯溪、婺源、歙县、祁门等。也相继成立茶叶公所“屯溪茶叶公所(后改徽州茶务总会)是根据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指示创办的”构成茶叶公所的基础,是籍属各茶产区的茶商行帮。如汉口的茶商就有湖南、江西、福建、湖北、安徽、广东六帮,茶叶出口于1886年达最高峰221万担(海关统计),以后就逐渐下降。茶商也随之趋于中落。往昔售三十余两至四十两担者。贩运商人,血本全靡,多难再举。茶叶产区商人受影响更大,福建侯官县“100斤袋装茶,过去至少卖20元”百斤袋茶“茶行贩运到福州,挑工、 船费用、税厘及各项开支需20余两,而只能售得银八九两”茶行破家败产者,曾国荃奏及安徽产茶区情况,印度、日本产茶日旺,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化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统计亏累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九江城厢内外,往年茶庄林立:尔来仅存十余家,今年各茶商来者更属寥寥,固然是印度、锡兰、日本茶叶竞争的结果,但洋行的垄断和抑低收购价也是重要原因。而重重中间盘剥和内地税厘过重,都使茶叶贸易趋于没落,种种陋规反有增加之势。最后受害者还是生产茶叶的农民:茶农终岁辛劳“只胡放弃种茶,别谋生计。茶山抛荒,茶地,绝大部分茶农还是继续种茶,园户不堪抑勒赔本,不得不迟摘粗茶。并以掺杂水湿充数,希图多压斤两,园地荒草滋生。耕田有粮食兼有茶园者”不能精心照料“这都使得茶质日劣”更不能与洋茶竞争。而垄断茶叶出口的外商洋行“据1887年各海关的贸易报告,上海的中国茶商,经营红茶损失约300万两”经营绿茶损失约100万两;外商则进行了“有利可图。邮箱:[email protected])关注微博:点击“阅读原文”新浪微博,福茶之心交流QQ群:

上林县巷贤镇结合度假区开园庆典开展反mgc宣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