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一个茶农发家的“编年史”

2021-03-07 13:19:06热度:131°C

农魏月德,“魏荫铁观音”的第九代传人。他的人生历程,可以说,就是安溪茶叶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魏月德的人生极为波折。年轻时,他曾腰缠万贯,因为他做上了茶叶生意;他还曾几近倾家荡产,也因为他做上了茶叶生意。不过,像他这样能够在狠狠地“摔了几跤”之后,仍勇敢地站起来的人,恐怕不多。

他几乎没有接受过教育,但他却喜欢用一些成语或书面词语与你交谈。他的生意在广东潮汕一带做得挺火的,但他最大的梦想不是把生意做得很大很大,而是回到家乡办一所“铁观音研究所”。

15岁开始“投机倒把”

把魏月德称为“老茶农”实在有点委屈他。事实上,他还不到40岁,不过,他在制茶和做茶生意上,确实算得上是安溪的老一辈人物了。

在魏月德的记忆里,13岁是他能记得住人生事件的开始。因为那年,父亲把家里欠下的400元债务,交给他“全权处理”。这样,魏月德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拼搏历程。

虽然所受教育不多,但魏月德的脑子却“不坏使”。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魏月德嫌赚工分辛苦,,心里便打起小九九来了。机会来了,生产队里需要一个计工员,于是大伙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人选。魏月德运气好,这份工作就这样落入他的手中。

15岁那年,魏月德又有了新想法。他在自家房前屋后,偷偷育起了茶苗。茶苗育出后,他便把苗种偷偷带出安溪,卖给闽北的长泰人。魏月德还记得,那时候每株卖1.2分钱。在当时,茶苗是不允许私自种植的,好景不长,到了年末,魏月德的行动就被人揭发了,所有苗种悉数充公。

16岁建议私下分田

魏月德是典型的不安分分子。偷育茶苗东窗事发并没有让他循规蹈矩,相反地,从育苗卖苗中尝到甜头的他,行事却越来越“张狂”。

16岁那年,也就是1979年,魏月德竟暗地里向生产队提了一个大胆建议———“偷分田”。那个队长也是大胆,竟然同意了。这样,生产队里每人得到了“2厘田”用来自由耕种。

分到田的魏月德马上又育起了茶苗。卖茶苗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辛苦,跑到老远的长泰去,而是卖给邻近的外乡人。“赚了1000多元。”对于钱的数目,魏月德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

到了1980年,政策放开,分田到户。到了1982年,他一年已有六七担(约六七百斤)的茶叶收成。不过,那时的茶并不像现在这样值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比种茶还不值。

20岁奔向山外打工

1983年,魏月德背井离乡,闯荡闽北。他先后在闽北的三个工场里做茶技师傅,传授自己的育茶制茶技术,赚取工钱。到了1985年,他来到永安打工,砍伐竹林。

在外面流浪了数年之后,1986年,魏月德又回到了家乡。这年,他经历了几件大事:一是结婚;二是兄弟分家,真正独掌门户;三是发展茶叶加工,开始悉心向茶业方向发展。

那时魏月德拥有的山田,足够让他每年约有25担(合约2500斤)的茶叶收成。当时的茶叶,一斤约值4元钱。这样,魏月德的年收入可达万元左右,堪称“万元户”。

“那时候的‘万元户’已经很多,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何况,我还算不上真正的‘万元户’,因为万元收入再扣除一下成本支出,也就没剩下多少了。”

23岁贩茶在汕头

1987年,魏月德兄弟俩成立了一个茶叶加工厂,对茶叶进行加工制作,加工的茶叶主要是自家出产的。这样,村里共有3家加工厂。然而,西坪的茶叶加工并没有因此而蓬勃发展起来,因为税收不低,人们普遍感到生意难做。这样,魏月德决定到潮汕一带走走。

魏月德萌生外出念头,更多的是一位小茶贩朋友的鼓动。他们合伙雇用货车,费用以茶的重量计,每斤茶叶须缴高达1.5元的费用,而且税收也要1.2元/斤。虽然这样,1年下来,魏月德还是有万余元的进账。这算是魏月德初次介入茶叶贸易

26岁血汗钱打水漂

然而流年不利。就在魏月德的经济刚刚好转的时候,打击就接踵而至。

1988年,魏月德首次自己独闯汕头。他带上刚产出的春茶,经过长泰县时,遇到查税。

“我本来已经为自己完税了,税单都带在身上,可是,那时候一急,有一张税单找不着了。”这样魏月德先付出了7800元的代价。

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又到了春茶上市的时候。魏月德一下子从亲朋邻里处借得了3万多元,购了茶叶,连同自己家产的,一起带往汕头。没想到这年出行不利,茶叶市场交易极为冷清,魏月德以每斤9元、10元的价格收购来的茶叶,最后竟只能卖到六七元。

血本无归的魏月清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欠下了债款让他感到颜面无光,更惨的是,人们对他失去了信心,不敢再借钱给他。这让魏月德如坐针毡,终于到了无法在家中继续呆下去的地步。

这年10月,魏月德背起行囊,带着老婆孩子一行4人离开安溪老家。当时,他们只向村里的一位老人借到50元,这50元还是老人平时舍不得花积攒下来的。和他们同行的还有4袋茶叶,大概有180斤。

他们决定到汕头去。身上没钱,路费只好用茶抵。还好两个小孩尚小,车票全免。到了汕头之后,他们租了一间30平方米大的房子,住了下来。由于地处汕头市中心城区,房租特贵,300元/月。好心的房东借了魏月德600元,让他购置床铺、被子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魏月德就这样在汕头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

刚落下脚的魏月德似乎运气不错。一个老乡带着800斤的“铁观音”找到他,想和他一起去深圳做买卖。本想可以时来运转,没想到却又发生了一件让魏月德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坐上雇来的一辆小型货运车,途中,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上的铁条夹住了魏月德的一条腿,膝盖一侧的腿肌被铁条狠狠地扎了进去。

魏月德带着腿伤折回汕头。这一回,他在家中连续躺了三四个月。曾经与魏月德有过生意往来的汕头一茶叶进出口公司的经理得知此事后,掏出1000元借给他。

27岁翻身在这年

1990年春节将近,一个老乡往魏月德住处捎放了20袋茶叶约计2000斤,托他销售。魏月德除了收取一些寄仓费外,更大的收益在于,他销售一斤茶叶,就收取2元的费用。这样,不消多久,魏月德便获利4000多元。

房东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在春茶即将上市之前,找到魏月德,拿出5000元想和魏合作。魏月德又从一位香港老乡处借得5000元。加上自己的获利,魏月德又有1.5万元资金可以运作。

他回到安溪,却不敢回到老家,因为那里他还有3万余元的债没有还。他在邻近村落里采购茶叶,带往汕头,卖给茶叶进出口公司。到了7月份,魏月德就获利3万余元。

“衣锦还乡”再成穷光蛋

魏月德很高兴。他风风光光地带着一家老小回到山村里,把所有的债务全部还清。身上有了钱,魏月德不仅想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修建一下,还掏出大部分剩余的钱,把邻居的一栋旧房买下。

谁知,魏月德刚买完房子,第二天,山体滑坡了。魏月德原来的房子和新买的房子都在山上。魏月德的不动产也全部不见踪影了。魏月德带着抢搬出来的家具,暂时寄居在村里的一所老学校里。其时,魏月德已身无分

28岁重新站起来

1991年,各地的茶叶交易开始活跃起来。魏月德再跑汕头一带,结果这一次相当顺利。

1992年春,他们全家搬迁至汕头。魏月德却又折身回到安溪。因为他想搞一次“魏氏铁观音茶王赛”。在汕头建完房子后的他,身上剩下1.5万元。正好村里有人想和他合办茶王赛,答应也出资1.5万元。魏月德便开始邀请国家、省、县级的茶叶专家。

“我们设了茶王奖2000元及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谁知,等我请来了人,我那同乡不愿意办了。怎么办?我只好借了1.5万元的高利贷。大赛的费用全部由我自己承担。赛完茶后,我以100元/斤的价格把茶王的茶叶买下,其他档次的茶叶论级别而定价位。然后,再抛售出去,不料,便赚了几万元。”

“这是我们镇里第一次搞个体茶王赛。由于我请到了高级别的茶叶专家,所以震动了村、镇,并影响到其他地方。”

从茶王赛中尝到甜头的他,于1996年10月,又和福建省茶艺协会联办了一次“安溪铁观音‘魏荫杯’茶王赛”。这次,香港、台湾、汕头、深圳等地的茶商都赶到安溪来参加,全县400多人去参观,非常热闹。在此次大赛中,魏月德共投入了60多万元,其中茶王奖1万元。

当他把1万元奖金送到茶王面前后,又以300元/斤的价格将茶王茶全部买下,然后,当场拍卖茶王茶,汕头一家公司以16万元/斤的价格将它买下。

此后的魏月德开始走上了顺畅的人生道路。他回家申办了一块“绿色基地”,并建了厂地,研究种植无污染的“铁观音”。目前,他的生意主要还是在潮汕一带。

■声音

魏月德的“鸡鸭宣传论”

对安溪茶品牌的树立,魏月德有自己的一套朴实的看法。“不要看我没读书,我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宣传的重要性了。”“知道为什么吗?小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鸡蛋会比鸭蛋贵呢?鸡蛋并不比鸭蛋大嘛,而且还比较小,营养也不见得比鸭蛋来得高,但人们就是喜欢把鸡蛋卖得价高些。”

“想来想去,我想到了一点。那就是鸡会做宣传。”

“你想想,鸡下完蛋,就到处‘咯咯咯’地叫,叫声尖锐,中气十足,而且很有耐性,叫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主人来捡蛋,并讨到点吃的,才肯罢休。而鸭子呢,一下完蛋,就往河里奔,往水里扎,一点也不引人注意,下的蛋还糊着体内的脏东西,所以人们都骂它‘臭鸭蛋’。”

“因为鸡叫得响,所以人们就更重视鸡蛋的价值。”

“现在我卖茶叶,也是这样,得把自己的品牌树起来,得多为自己做宣传。我之所以在家乡搞了两次‘魏荫’茶王赛,自己还一定要夺取县里的‘茶王’桂冠,就是想把老家的‘铁观音’名声打出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