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松阳茶叶考察报告

2021-02-07 13:02:45热度:138°C

2008年3月16日,浙江松阳俨然已经一派春回大地的气象,春雨绵绵中园纷纷吐新,春雨贵如油,新茶促增收,在松阳茶已经成为全县当之无愧的重要经济作物,发展茶业,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正在当地县政府和茶农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地推进着。

松阳坐落于浙江丽水地区,整个丽水地区以山地为主,松阳却有着整个丽水最大、最肥沃的盆地。丽水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松阳则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历来松阳就是浙南的粮仓。现在松阳也是浙江省茶树一类适生区,不仅具有组织疏松、质地肥沃的土壤,为满足茶树生长及优质高产茶叶的生产提供了保障;而且春季回温早,茶芽萌发早,茶叶开采早,一般早生品种在正月闹元宵期间新茶就可上市,与杭州地区相比,要提早半个月。利用季节差抢占市场,具有明显优势。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75%,山区常年云雾弥漫,漫射光多,立体气候明显,对茶叶芳香物质等的形成与积累,提高茶叶品质极为有利,为松阳发展优质高效茶叶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种优厚的地理条件,让松阳在历史上也与茶树渊源颇深。唐朝时期,松阳的佛教、道教兴盛。僧人、道士为了修身养性的需要,茶叶成为必需品。他们在寺庙、道观前后栽种茶树,采制茶叶。据记载,唐代著名道教法师叶法善,在松阳卯山观修炼期间,取卯山水土培育出了10多株优质茶树,制得“竹叶形,深绿色,茶水色清、味醇”的茶叶,取名“卯山仙茶”。由于叶法善与唐高宗至唐玄宗的五朝皇帝交情甚笃,常往来于卯山至京都,卯山仙茶遂得帝心,成为贡品。松阳茶叶从此声名远扬。

正是在这样优良的条件下,近年来,在松阳县政府的大力引导、推广下,松阳茶产业得到迅速地发展,在松阳这个传统农业大县的多种经济作物中脱颖而出,被广大地农户所接受,并得到大力地种植推广。同时为适应茶叶交易扩大的需要,松阳还成功地孕育了浙南茶叶交易市场,成为辐射能力极强的区域交易心脏。

茶叶种植面积及分布

据当地政府介绍,2007年整个丽水地区的茶叶种植面积为30万亩,其中松阳占了10万亩,平均每年新增茶园8000亩。松阳茶园有缓坡地茶园,有高山茶园,但是目前占绝对优势的是大田茶园,据当地政府介绍,种茶之前松阳农户曾经广泛种植果木,但是效益不佳,改种茶叶以后,每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县政府又积极领导,先种带动后种,90年代以来,以农户个体种植为主的良种茶基地,由松古盆地到山区,由山地到大田迅速扩展,形成了百里乡村百里茶的区域特色产业。

而在松阳,第一大茶区首推松古盆地茶区,该区域地势平坦,盆地四周丘陵起伏,松阴溪从西北至东南贯穿盆地中部,水利设施为全县之冠,为茶叶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茶叶基地沿松阴溪两岸至横山、青蒙形成产业带,为松阳县茶园面积最集中的重点区域。现有茶园面积51553亩,占全县的一半以上。在这个区域里,凡是在家务农且有田地的农民,就一定种有茶叶。茶叶收入不仅是该区域农民家庭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家庭经济的命脉。茶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被称为松阳茶叶第一乡的新兴乡,原来是一个典型的产粮重点乡。上世纪90年代以来,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机遇,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利用大田实施规模种茶,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该乡现有茶园11181亩,比90年代初的2000余亩,增加9000余亩。人均有茶园1.20亩,茶叶总产量1470吨,总收入达441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4563元,人均年农业纯收入的60%来自于茶叶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乡。

松古盆地上,成长了一批规范化试点公司,如碧云天茶业公司、越玉兰茶业公司等。

除松古盆地以外,另有松阳南部茶区、松阳东部优质生态茶区、松阳北部优质生态茶区。南部茶区主要为中低山茶区,连绵的群山孕育了优良的自然环境,是发展高山名优茶和有机茶的理想区域。松阳东部茶区茶园多数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山坡和山垄田,处于雾带之间,自然品质优异,获“国际名茶”银奖的“观音露”有机名茶就产自于此。松阳北部茶区这气候温凉,雨水充足,常年云雾不断,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茶叶自然品质出众。多数茶农利用此优质原料重点制作的碧螺春茶,品质颇佳。

发展绿茶产业 主推松阳银猴

和其他绿茶产地一样,松阳有着众多的绿茶品牌,松阳银猴、松阳山兰、松阳玉峰、松阳香茶,乃至松阳碧螺春,其中松阳银猴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是当地政府主推的绿茶品牌,2008年3月5日,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还公开为松阳银猴征集形象宣传语。松阳银猴的采制特点可以用开采早,采得嫩,拣得净来概括。一般于“清明”前开采,“谷雨”前结束。采摘标准,特级茶的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前期也有的采全芽为主;1~2级茶的原料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通常炒制1公斤特级银猴茶需7万~8万个芽叶。采回的鲜叶原料需剔除杂物,芽叶完整,均匀一致。鲜叶进厂后经6~7个小时的摊放,使之失水均匀,直到叶面失去光泽,闻有芳香味,才开始炒制。

银猴茶制作工艺有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两种。上世纪在90年代中期之前,以手工制作为主。其工艺主要分头青、揉捻、二青、三青、干燥等五道工序。银猴茶的机械炒制工艺为杀青→揉捻→烘二青→造型→烘干→提香六道工序。其中造型工序仍采用手工工艺来完成。因此,银猴茶的机制工艺其实是一种机、手结合的工艺。

近几年来,松阳在外地多次举办推介会,可以说松阳银猴拥有现在的知名度与这种推广密不可分。2002年,在杭州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松阳选送的“松阳银猴”获 2002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这次博览会上,松阳还在杭州武林广场举办了“松阳银猴”万人品茶会。2004年组织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参加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香港国际美食节,也正是在这一年,松阳银猴成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2006年又马不停蹄地组织参加北京茶博会和泰国食品博览会。

通过近几年的松阳茶叶品牌建设,各地茶叶经销商和消费者对“松阳银猴”系列名茶有了充分认识,市场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开辟了松阳茶叶的新市场,提升了知名度。

浙南茶叶市场迅速发展

谈到松阳茶叶的快速发展,不得不提到浙南茶叶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最早的雏形是一个马路市场,而今凭借5.55亿元的年交易额和1.97万吨的交易量,它已经发展成浙江省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浙南茶业市场的交易不仅覆盖了松阳县的10万亩茶园,而且带动了周边县市遂昌、武义、云和、莲都茶园20万余亩,惠及茶农15万余户,在茶叶市场短暂的停留中,我们被不同的人反复告知“温州、福建北部”的茶叶都在这里进行交易。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浙南茶叶市场是总体规划中的一期工程,占地110亩,投入使用的商铺为1.45万平方米;而正在兴建的二期工程预计将于2008年底前投入使用。届时,浙南茶叶市场规模将扩大一倍,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

浙南茶叶市场的盛况,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验证。我们看到,茶叶市场的广场上停满了各色的摩托车,交易区内沿着店铺门前宽阔的通道,茶农将自家昨夜赶工做好的茶叶一溜儿摆开,各地的茶商凭茶叶的质量当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浙南茶叶市场的总经理洪建明说:“春茶上市后,每天4点多就有各地的茶农进场交易,到了早上的7点多迎来一天交易的黄金时期,市场里人满为患,甚至挤都挤不进去。”而一些茶商则告诉我们,在这个市场,品种之全完全可以满足各个采购商的需要。洪经理还说,随着市场交易的上升和客商的增多,现有的一期市场已经容纳不下更多的商户,二期已经动工。

松阳茶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此次松阳之行,颇有无茶不成行的意味。松阳留给我们的印象不仅仅是朴实的人民,美丽的茶园和务实的政府,更多的是当地人对于茶的热情和精神气。

松阳县政府早已提出要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那么松阳茶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第一点可以归纳为地理气候优势。由于松阳地处浙南,回暖较早,春茶上市也较浙江其他地区提前,2008年的雪灾过后,松阳虽然也受到不少影响,但是仍然是春茶较早上市的地区,2008年3月13日很多传统茶区迟迟不见新茶,而在松阳据当地媒体报道茶青市场交易火爆,交易量持续增加,茶青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140元左右,与去年相比每公斤上涨40元,上涨40%,茶青日交易量达1万余公斤。第二,茶园良种率高达90.5%,良种面积居全省首位。现在松阳全县大力推行大田茶园,较之于高山茶园,大田茶园存在自身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良种化的茶园为松阳发展名优茶,稳定茶质提供了基础。第三,产业化程度正在提高,据当地政府介绍,目前松阳正在慢慢形成茶叶收购和加工分离的格局,虽然仍然有不少农户自己加工,但是不少乡镇已经出现有实力的公司收购茶青统一加工的局面,这样的细分有利于茶叶加工技术的提高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当然,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茶叶大县,松阳茶叶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市场交易手段过于传统,茶叶品牌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缺少全国有名的茶叶龙头企业,茶园扩张和采茶工短缺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等。我们期待松阳茶叶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茶叶花的功效崂山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