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我们常说“禅茶一味”,那么茶文化和佛家有什么关系吗

2022-05-05 11:17:02热度:75°C

 说起茶文化,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茶神”陆羽。 据说,陆羽三岁时被寺院的高僧收养,从喜爱就接受寺院的茶文化熏陶,对茶叶的种植、采摘、煮饮、茶具都有很深的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后来陆羽写过一本茶叶方面的经典著作《茶经》。这本书后来被日本人学了过去,成就了日本今天的茶道

据说,惠远刚在庐山修行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建立起东林寺,他和僧众们在山间种植茶树,多用来熬制当食物之用,这里解释一下,茶在当时更多的功能是用来熬煮食物充饥,放食物和茶一起煮是当时人们饮食的一种方法。 和茶相处的日子里,僧人们发现了茶的很多好处,如坐禅的时候可以提神;茶叶可以抑制人的欲望,多了几分清心寡欲,更多的精力放在佛理研习之上。可以说,从慧远以后,茶文化和佛门就接下了缘分。

茶为什么能融入到佛门净地呢?想来也不难解释,清净之地也是茶树喜欢生长的地方。中国的寺院遍布名山大川,风景优美之地几乎都能见到寺院,这些地方自然也是茶树生长的绝佳之地。比如说“普陀茶”就是来源于名山普陀山;我们常喝的“铁观音”,就连名字都是用观音命名了,那为什么前面加一个“铁”字呢?

这就是一个关于茶文化很有趣的故事了,据说乾隆年间有一个信佛的茶农,每天都要用一杯清茶供奉观音菩萨,观音念其心诚,就托梦送了他一棵茶树,他按照梦中的提示,在山中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了这颗树 ,后来,这棵树种出来的茶就被命名为“铁观音。” 除了铁观音,中国的很多名茶都有着佛家的影子:龙井茶因龙井寺得名,庐山的云雾茶则和高僧慧远有着很深的渊源,云谷寺的黄山毛峰,洞庭寺的碧螺春都是享誉神州的名茶。

茶进入佛门还有不少“理由”,招待施主怎么能没有好茶呢,供奉佛祖也需好茶,讨论佛理口干舌燥,自然需要茶来润和,坐禅习静、阅读佛经,需要茶来提神。谈茶饮诗,很多都是以茶为题,又多了几分雅兴。 种茶、喝茶、和茶相处的时光,也是内心的清净和佛学的真理一一融入其中,渐渐成为一体,二者的互相渗透,相互依存,就是我们所说的“禅茶一味”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