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济南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古村,竟然藏着一口唐朝泉井,山水如画岁月静好

2022-04-25 22:53:43热度:53°C

莱芜深山里的小村子,竟然藏着一口唐朝泉井,怎么判定它的年岁?一个村子七口泉,采石盖屋,先民们如何妙用泉水?老村新曲,如今的泉边人家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走进茶业口镇,一探究竟。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老村 老人 老井

茶业口镇上法山村的吴光新大爷,82岁了还能到井台边打水。只见他拿起井边的树杈钩住水桶提手,一伸胳膊就提上了一桶水。

咋知道这是唐井?咱有证据啊!早年间村民下去淘井,在井底发现了铺着的栗子木,这是唐朝的习惯做法,早年间打水多用陶罐,铺上木头防止碰烂水罐,而栗子木可以千年不腐,当然成了首选。

识泉用泉有妙招

茶业口镇卧云铺村,村中有七大姓,每个姓都有一眼泉井,井边一台石碾。置办石碾不难,这些泉眼先辈们是怎么发现的呢?那时候可没有地质勘探技术啊。原来,先辈们是看芦苇,观察山峪里哪里有芦苇,芦苇喜水,在长芦苇的地方下挖,就出了泉子。围着泉子盖起石屋,就有了卧云铺村。

摄影:四眼龙

摄影:四眼龙

说起盖石屋打石头,也离不开泉子呢!难道靠滴水穿石?其实还真是这样的。

摄影:四眼龙

摄影:四眼龙

摄影:四眼龙

摄影:四眼龙

早年铁器匮乏,别说用料多的铁锤,连铁钎都买不起,只有个小钻头,打上根木棍,用一块石头砸着,在山石上打个窝,楔进个干木橛子,倒进水胀发木头,第二天石头就开了。

老村里的泉水招牌菜

因为地处齐长城边,齐鲁古商道穿村而过,卧云铺村曾经颇为兴盛。后来商道废弃,再后来打工之风兴起,村民纷纷走出大山,青山绿水依旧,老村渐渐寂寥。

摄影:四眼龙

摄影:四眼龙

近年来,茶业口镇政府发现了老村独特的风貌,2015年开始在卧云铺村开发乡村旅游,古老的泉井边,开始出现新生事物:民宿,石头院子石头房子石头地面;农家乐:泉水豆腐,泉水土炉炖土鸡,大爷大娘们的野菜药材高粱小米地瓜干也有了销路。

甘甜的泉水源源不断,不仅成就了青山绿水的好环境,也成就了鲜美的农家滋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齐长城“一线五村”的山里人靠着青山,守着泉水,一辈又一辈,如今绿水青山都成了宝贝,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给山外面的人带去了快乐。老村里的人明白,只要守好这得天独厚的山水,好日子就会源源不断。

来源:莱芜文旅

素材来源:有么说么故事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