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新微专题】东亚地理知识汇总

2022-04-13 13:26:24热度:72°C

一直专业做地理

东亚

东亚的范围

由中国(临海国)、日本(岛国)、韩国(半岛国)、朝鲜(半岛国)和蒙古(内陆国)组成。

地理位置

1. 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4°N-53°N: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温带地区,少量位于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73°E-145°E:全部位于东半球。

2.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1)类型及分布: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主要是针对中国来讲,蒙古、日本、朝鲜半岛地形需要根据实际描述)

(2)地势:西高东低。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群岛、台湾岛等)。

2. 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①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②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或冬季温和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①原因:距海遥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夏季风的影响

②气候特征: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等地。

3. 河流与湖泊: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岛屿上河流一般短小湍急;湖泊有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

人文地理特征

1. 农业与工业

(1)东亚是世界水稻、茶叶、花生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沿海发展工农业和对外贸易的条件优越。

(2)西部内陆地区草原广阔,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2.居民

(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2)人种:黄色人种。

(3)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日本

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小岛组成。

地理位置

1. 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30°N―45°N ,全部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130°E―145°E,全部位于东半球。

2.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3. 相对位置:西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1)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

(2)分布: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各大岛的中央,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3)地势:岛屿内部崎岖不平,地势高,岛屿四周的沿海地区低平,地势低。

(4)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如富士山就是日本的一座活火山。

(5)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 气候

(1)类型:海洋性的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大约是38°N。

(2)风向与降水: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湿度增加,受地形阻挡,在日本海沿岸形成丰富的降水,由于冬季温度低,可以形成丰富的降雪。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 河流: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 资源

(1)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2)优势资源:硫磺矿丰富(多火山活动),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1. 经济

(1)条件

①有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北九州、科技城筑波城)。

②不利:国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2)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3)经济特征: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 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1)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等。

①由于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所以农业多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开发,单产量高。

②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受地形的限制)。

③平原地区产水稻,能够自给,商品率高。

④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尽管如此,仍大量进口。

(2)渔业

①沿海大陆架宽广,加之有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世界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②近海渔场和远洋捕捞,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③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

④日本居民喜食渔业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3. 工业(临海型工业布局)

(1)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京滨、阪神、名古屋、濑户内海、北九州五大工业区。

①该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③沿岸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海洋交通便利,利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④沿海地区多平原,且填海造陆价格低。

(2)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等。

(3)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材料方向发展。

(4)工业布局趋向分散:由于环境和地价昂贵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4. 居民

(1)人口:1.26亿(2018年),出生率非常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2)民族:比较单—,大和民族,还有少量的阿伊努人和琉球人。

(3)文化:东西兼容的文化(饮食、建筑、服饰等)。

5. 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试题链接

1.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岛国。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京都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性,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关于日本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民多采用大型农业机械

②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③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

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关于日本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

B. 日本工人工资高,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经济效益差

C. 日本无森林资源

D. 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答案】 1. B 2.D 3. C

【解析】

本题以日本为背景,涉及日本自然环境特征、农业、工业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能力。

(1)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上,①错误;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神户,②错误;日本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气温年温差小,降水较多,③正确;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④正确,B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多为小型农业机械,①错误;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精耕细作,单位产量高,重视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稻米、畜产、蔬菜为日本农业三大部门,②③正确,④错误,D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3)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C项错误;一次性筷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劳动力成本高,且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需要砍伐森林,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因此日本多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ABD项正确,C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2. 读下列两个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朝鲜半岛的面积为20万km²,在比例尺1: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 2cm² B. 20cm² C. 200cm² D. 2000cm²

(2)右图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 1. B 2. A

【解析】

(1)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图幅面积的关系。由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可得图上一平方厘米表示实地面积1万km²,所以20万km²我的实地面积在地图上为20cm²。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放大知识点。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四倍即比例尺变为原来的两倍,为1:50000,①错;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每点还是代表2000人,②③错误,人口密度不会变,④正确。故说法正确的只有一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本届冬奥会被认为是史上最冷的冬奥会。

材料二:2018平昌冬奥会场馆在赛后也被积极利用。本届奥运会将创造经济效益约65万亿韩元(折合600亿美元),通过平昌冬奥会,江原道在地域经济发展上会实现重大突破。

材料三:近年来,韩国政府重视新能源发展,规定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要占到电力总量的10%。甲岛已成为风能源开发的主战场,开发的新能源仅30%供给本岛。

(1)推断朝鲜半岛东西两侧的地形类型并比较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分析平昌冬奥会对韩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评价甲岛开发风电资源的条件。

【答案】

(1)东侧:以山地为主,农业用地以林地为主;西侧:以平原为主,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

(2)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赛后场馆投入使用,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利:风能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弊:离消费市场远,输电不便。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冬奥会对韩国带来的有利的影响,甲岛风能开发条件的区位分析。海拔高度高于500米的地形是山地,海拔高度低于200米的是平原;大型运动会的举行,能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运动场馆的建设及使用,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风能的开发的影响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分析出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条件。自然因素主要是风能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国家政策、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1)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可知,朝鲜半岛东侧海拔较高,以山地为主,农业用地以林地为主;西侧海拔较低,以平原为主,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

(2)大型的国际运动会在平昌举行,可能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赛后的场馆投入使用,增加收入,可以促进就业;提高平昌的国内外的知名度,带动平昌旅游业的发展。

(3)分析区域的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应该从风能资源丰富、政策、市场技术等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区开发风能的有利条件是:甲岛处于海洋中,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的支持是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的条件;不利的条件:远离经济发达地区,输电困难。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开发,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

(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

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新型农业。考查对区域的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

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

(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

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

(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

综合自司马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网络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欢迎分享,推荐收藏,每天在看,请你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