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武夷茶叶生产的特质

2022-04-11 17:49:51热度:54°C

茶业在农业经营上,与他种农业生产比较起来,有其特有的地位。胡浩川、吴觉农在《中国茶业复兴计划》①一书中谈到,茶业在农业生产上的特质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列举如下:

(一)利用倾斜地积;

(二) 生产资本轻微;

(二)管理工作便易;

(四)收益多而安全;

(五)制造繁简自由;

(六)便于妇孺工作;

(七)出品贩运便利。

历史的必然,胡浩川、吴觉农概括的这七项茶业在农业生产上的特质,都极为符合武夷茶叶生产在农业生产上的特质。

第一,武夷茶叶茶树的种植“利用倾斜地积”。不论在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桐木村,还是在武夷岩茶的主产地武夷山风景区都是适用的。其海拔在650米到1500 米之间,完全够得上“崇山峻岭”的标准,生长于闽江这样的“长江大河的发源之地”,而正山小种红茶、武夷岩茶的土质尽管不是沙质壤土,其土质是优于沙质壤土的,属于排水良好的岩质、半岩质土壤,主要是石英斑岩、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等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更适宜茶园的排水及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

 

第二,武夷茶叶的“生产资本轻微”。历史上,属于武夷茶叶生产的区域的崇安县、南平县、建瓯县、建阳县、邵武县、浦城县等产区无一例外的都属于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因而小平原和盆地的粮食作物生产的面积相对较小。由于武夷茶区的丘陵山地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开垦这些丘陵山地,地价和地租相对农田低了许多。这样既不占用多少农田,而又为当地的茶叶生产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就得到了生产成本低、经济收益高的效益。

 

第三,武夷茶叶生产的“管理工作便易”。茶树是永年生的作物,茶树的生长期都在几十年以上,倘遇树势衰老,可以一再的更新。其剪枝手续方法以及嫩叶的采摘制造,相对于瓜果蔬菜及粮食作物的一系列管理环节来说,容易许多。

 

第四,武夷茶叶的生产“收益多而安全”。武夷茶区多分布在高山丘陵,茶叶采摘期的前后,气温较低,雨热及云雾的配合,加上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因而,不易受水旱风雹等天灾及害虫病菌的寄生的影响。另外,武夷茶区的茶树一年有多次的收获,“采摘以清明后谷雨前为头春,立夏后为二春,夏至后为三春。头春香浓味厚,二春无香味薄,三春颇香而味薄”。②时至今日,武夷山市的茶叶生产仍有头春茶(春茶)、二春茶(夏茶)、秋茶、冬片四次之多,只是由于茶农和茶质的不同需求,并不一定一年都采摘四次罢了。

 

第五,武夷茶叶“制造繁简自由”。武夷茶区生产的茶叶,由于制造方法的精粗程度不同,价格各异。既有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和武夷岩茶正岩这类经过茶农茶工的细心呵护、采摘制作而价格高昂的茶叶,也有仿制正山小种的“烟小种”和仿制武夷正岩的外山茶这类价格相对低廉的茶叶。而且由于季节和品质的不同,相同地点的生产茶叶,春季生产的茶叶往往是价格最高的。

 

第六,武夷茶叶的生产“便于妇孺工作”。茶叶的生产具有同其他经济作物不同的特点,其生产流程中的采摘、拣选等环节,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体力,因此妇女、儿童也能参与进来,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劳动者。

 

第七,武夷茶叶生产“出品贩运便利”。武夷茶区在清朝时,有一条福建同全国各地甚至同国外进行商品交流的陆上咽喉,那便是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原崇安分水关。分水关为近代福建的“大关”,可见其在福建商品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从分水关出发,往东南可达省城福州,往西经江西铅山县进入信江、鄱阳湖及赣江可以到达广州,往东经过同样为武夷茶区的浦城,出“小关”到达浙江省江山市,然后顺着长江支流可达上海。此外,武夷茶区位于闽江上游,几乎每个县的水路都属于闽江的支流,因此茶叶水运到福州也极为便利。

 

①(民国)胡浩川、吴觉农:《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第5—7页。

②(清)董天工:《武夷山志》,1829 年版,第 16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