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湖北茶如何香飘全国

2022-04-09 05:16:47热度:41°C

昨日,第四届中国茶业大会在宜昌五峰举行,这是中国茶业大会首次走出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等知名专家到场演讲。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吕明宜、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张北英共同为五峰颁发国家茶叶公园创建试点铜牌,五峰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茶叶公园试点。

以“多元化——中国茶叶未来之路”为主题,来自全国的茶产业专家、茶企代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切磋茶艺、研讨茶道,交流经验、共话发展。

在交流中,大家有一个共同印象:湖北茶叶面积、产量居全国第四,产值全国第五,然而,整体形象却是“又多又杂又乱”。

湖北茶香飘全国,路还有多远?

湖北茶仍走不出本省

吕明宜介绍,全国茶叶供大于求,去年全国30多万吨茶叶过剩。而有些地方仍在扩大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茶叶出口乏力,去年出口30万吨,相比于20年前,只增加了10万吨。茶产业也有发展机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推动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产茶区多为贫困山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将促进更多资源向产茶区倾斜。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省茶叶发展态势不容乐观。近年,尽管宜红茶、恩施玉露、武当道茶等区域性公共品牌风生水起,但销售市场仍十分有限。“湖北茶走不出湖北省。”省农业厅果茶办副主任、省茶叶学会会长宗庆波介绍,过去,内蒙古市场上80%的青砖茶来源于湖北。近两年,他到呼和浩特最大的茶叶市场调研,发现了尴尬的“三无”现象:没有一个湖北茶商,没有一家湖北茶门店,没有一个湖北茶广告。

原因何在?

吕明宜分析:企业都只愿打自己的品牌,而不愿打区域性公共品牌,导致公共品牌影响力有限,在全国没有竞争力;各级政府投入不足,引导不够,没有凝聚起茶产业“抱团打天下”的合力。采花茶业集团董事长马驰认为:湖北茶企数量多,但规模小、质量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没有一个茶品牌入选中国十大名茶。在全国产能过剩、出口乏力大背景下,走出湖北,成了湖北茶产业转型升级、扶贫富民的必由之路。

亟需打响全国品牌

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舒惠国提出:“全国共有大小茶企7万多家,600多万人从事茶产业及相关产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湖北亟需打造叫响全国的茶叶品牌。”

舒惠国说,江苏碧螺春、浙江龙井等都是历史品牌,湖北学不来。但浙江安吉利用10年时间,政府统筹各家茶企,以联合体形式抱团发展,打出“生态茶”等特色卖点,投入重金做足宣传,将“安吉白茶”品牌推向全国,其经验可以复制。

陈宗懋分析,贵州主打四个公共茶叶品牌,江西主推“三绿一红”,浙江每个县有一个特色茶品牌,四川将茶品牌宣传做到央视,这些他山之石值得借鉴。

陈宗懋建议,宜红茶历史悠久且出口前景广阔,富硒茶全国只有恩施和四川生产,武当道茶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湖北要加大投入,扩大这些优势茶叶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采花毛尖作为我省名茶第一品牌,其发展历程可资借鉴。马驰说,从2006年开始,五峰县政府花几年时间,将当时10余家小茶企,合并重组成采花茶业,集中资源全力推出“采花毛尖”茶叶品牌。“小型茶企抱团做品牌,既要靠资本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推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及建议,发展品牌不能揠苗助长,“政府应扶持引导,但不能过度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和决策。”

要首重质量和安全

舒惠国说,看了五峰的茶园,云雾缭绕,是出好茶的环境;品了湖北的茶,清香鲜美,没有苦涩感。这些都说明湖北产茶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省农业厅副巡视员万福祥认为,湖北是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之地,是茶圣陆羽的故乡,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茶文化源远流长。要促进茶旅融合,补上茶乡旅游的短板,吸引全国爱茶人士来湖北品香茗、游茶园、学《茶经》、住民宿。

陈宗懋说,湖北茶产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行业秩序良好,茶品种类多元。“湖北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如何发掘茶产业后劲?陈宗懋建议,要把茶叶质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农药,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虽然生态茶生产成本高,但售价高、市场广阔。政府应引导茶农、茶企着眼长远,并加大补助力度。”

吕明宜建议,茶叶的传统饮用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要不断更新产品形态,如开发速溶茶、茶饮料等;要包装实用、价格实惠,让老百姓喝得起、喝得好。

宗庆波介绍,今年,我省计划投入7000万元,打造茶叶特色产品优势区。在优势区开展产品提质、品牌建设、茶旅融合等试点,并向全省推广。我省还将积极组织茶企“走出去”参加茶博会,并在省内开展中国茶业大会、恩施国际茶业大会等行业盛会,提升茶产业影响力。

(来源:网易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