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茶叶销售知道吗你发的微信朋友圈,顾客根本看不见(上)

2022-04-09 00:45:06热度:99°C

茶行业离不开“老顾客”。

所以,外人总是疑问:为什么街边的茶店永远没人光顾,却不会倒闭?

传统的茶店,做的是圈子生意。老顾客只要认定了一家店,便能一直保持复购,老带新,新变老,再老带新,老板多年积攒的人脉,是支撑茶店生存的根本。

而,就是茶店老板用来维系客户关系的重要工具之一。

现实却是,面对里的客户好友,很多茶商都疏于管理。往往加了好友,就没有了后续,不是被动地等待客户主动提出购买,就是只会群发广告、在朋友圈发产品图。

没有维护没有经营,客户信任逐渐缺失,被删好友成为常态,即便客户好友数量再多,也只是一堆好看的数据,不能激活,不能实现成交和转化。

那么,到底要如何经营,才能不被客户屏蔽,才能提高变现呢?

先来看你是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群发、私发、朋友圈,只会发广告信息没有将客户好友进行分类,不明确各自偏好每次营销活动所有人都能参与,客户参与兴趣不高对客户缺乏需求培养,很少与客户进行分享互动

低质量的内容,过硬过载的广告信息,以及一味地只想卖货,忽略客户体验的强功利性目的,都是导致老客流失,新客劝退的主要原因。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对于茶商来说,经营生意,就是经营人心。

既然要利用社交平台来维系客户关系,那就要强化“社交”关系,而不是当成如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般单纯的卖货。

因此,做好运营和管理,以下几点是关键:

01 客户分类-分组打标签

很多生意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踏实做生意就要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营销活动从不划分人群,重视拉新就容易冷落老顾客,偏重老顾客对新顾客来说门槛就高。不能兼顾平衡,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

所以,“区别对待”很有必要。

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信任度不同。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所采取的营销方式和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分类标签就是精细化运营的基础。

用的分组标签功能,将客户进行分类,营销活动对象和产品推荐就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

例如,做新客活动时,只把活动信息群发给新客标签组的人,既不会打扰老客户,也能避免活动名额被老客误占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某一类产品新上市,优先推荐给对这类产品可能感兴趣的人。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喜好推荐对应产品,得到的客户回复和反馈效果一定比广撒网的全体群发要好,人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积极主动。说白了,就跟淘宝根据用户行为及偏好推荐商品是一个道理,你为客户打上的兴趣标签,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淘宝大数据”。

而客户分类打标签的思路也多种多样,比如:

按消费阶段划分:

到店客户

没到店的客户

消费过的客户

没有消费过的客户

3次以上消费过的客户

......

按消费程度划分:

普通客户:成交量不大的客户

重点客户:长期回购,成交量稳定的客户

......

按客户认可度划分:

一级客户:对产品和门店服务认可度高,有需求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你,销售贡献力度大。这类客户粘性很高,是80/20法则中能够带来80收益的一批人,需要重点关注维护。但这批人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批,因为忠诚度高,商家就“有恃无恐”,转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拉新获客上。事实上,同样的时间、成本,新客带来的成交量远远不如老客。毕竟,老客才是最好的口碑传播者。

二级客户:对产品和门店服务比较认可,但还存有一些异议,有需求时会联系询问,但不一定会购买。这部分客户犹豫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尚未被满足,或许是价格,或许是品质,又或许仅仅是因为包装。此时,应多听取客户意见,深入挖掘并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在可控的范围内加以改进。

三级客户:处于观望状态。对门店和产品忠诚度不高,购买前会做竞品分析并且倾向于别家的产品和服务的客户,他们的问题不容易被解决,且“多而琐碎”,对这类客户不宜投入过多的精力,但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需要慢慢培养,逐步建立信任。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常用客户分类方式,还有按会员等级分类、按消费金额分类、按购买偏好分类等等多种方式。

同一个客户可以同时划分多个类别打上多个标签,对客户的定义不是死板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状况对客户进行分类,掌握不同客户偏好、需求、消费能力,在制定营销活动以及产品推荐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心中有数即可。

02 人设打造-朋友圈经营

换位思考,当你看到朋友圈满屏的广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你发广告时,别人看到就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发广告,那要怎么卖茶?

前文提到,用,就要强化“社交”关系。要知道,你的客户朋友圈里可能同时有十几个人卖茶。当大家都在卖相同种类的茶,这时候,老板的个人品质和印象就是决定购买的关键。比起推销产品,不如先推销“自己”。通过打造“人设”,借助个人印象关联门店和产品,远比机械式地卖货来得更加有效。

首先是人设打造。

以某一种特定的形象示人,昵称、签名、头像、背景墙紧紧围绕这个“人设”设置。你想要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就尽量往你设想的方向去靠。比如,认真严谨的茶叶“专家”、温和佛系的“爱茶人”、逗比风趣爱交朋友的“茶友”......

其次是朋友圈动态运营。

内容方面,分三大板块,生活类30%、知识类30%、销售类40%。

生活类:自拍照片、生活照片、心情动态、人生感悟、日常打卡。多多分享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和心情,情感抒发注意不要带有负面情绪,感悟体悟不要发太多假大空的空话,要让人产生共鸣,就得是自己深有体会的,微商式的心灵鸡汤只会让人感觉虚伪且不切实际。

知识类:分享专业知识,科普知识。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品茶鉴茶,多分享一些诸如如何鉴茶、避坑的小知识,会显得你很专业。你认真严谨的态度,很容易能够得到客户的信任,信任你就等于信任你的产品品质。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分享知识时不要图省事直接转发文章到朋友圈,这样不会显得你专业(因为专业的是写文章的作者),更何况没有多少人会点开看完。也不要发大段大段的文字,想着一次性就要把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客户,长篇大论,生怕漏了哪一条。

朋友圈的特点就是简短、快速刷过,几句简单的话概括一个小技巧,配上几张对比图,清晰又明了。即便好友快速划过,也能留下印象,长期经常刷到你分享的各种各样的小知识,对你的专业印象就渐渐丰满深刻起来了。对一个人的印象,不是你分享一篇科普文章,或者发一条长长的文字就能建立,而是日积月累,在不断重复加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

销售类:活动海报、产品介绍、促销信息、购买记录、新品上市等。不常发广告不等于不发广告,发广告也不等于只发硬广。除了促销活动、新品上市、产品介绍等这类必须打硬广的,植入式和种草式的软广形式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不伤害朋友圈观感。

比如,表面上店面整理、环境打扫,实际是展示产品陈列;又比如,今日随意泡了一壶茶,被好多到店茶客夸赞,配图展示这款茶的茶汤、茶底;再比如,分享如何挑选好茶的知识时,随手拿自家茶做好茶样本对比。当然,想要郑重地介绍一款茶产品时,正儿八经地发一些纯硬广也是很有必要的。注意把握好频次和尺度,太过频繁地发硬广容易被拉黑屏蔽。

频率方面,朋友圈发布频率与好友数量成正比,5000好友,每天15~20条,基本能够确保好友可以高频刷到,当然,时间间隔要拿捏好,不要一次性发5、6条刷屏,适得其反。或许有人会说每天发那么多,容易被屏蔽,实际上只要你不发广告,不一味地发产品推广,遵循上文提到的生活化、情感化、专业化,而且每条都不一样,基本不会被屏蔽。同理,好友数量3000人,每天大概8~12条。好友数量1000,每天大概3~5条。

在此期间,还要不断观察朋友圈,几点人流最大,点赞评论互动率最高。通过不断的测试与观察,把重要的信息放在这些时间段发布,传播效果最好。

—— 未完待续 ——

由于篇幅有限,剩下部分放在《茶叶销售:知道吗?你发的朋友圈,顾客根本看不见(下)》,关注我们,查看后续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