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专家驳斥"7万茶场不抵立顿"说

2021-03-04 13:20:21热度:123°C

专家驳斥"中国7万场不抵一立顿"说

应该创造各种中国风尚,来引领中国产品的流行

“中国:没有名牌的茶叶大国”——这是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一篇文章的标题。据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茶叶品牌都难以与国外竞争者抗衡;即使在中国,联合利华立顿品牌的市场份额也高达仅次于它的本土竞争对手的三倍之多,以至于“中国7万家茶场抵不上一个立顿茶”的说法,在媒体中不胫而走。

更有甚者,此文还声称中国茶叶行业工业化程度远低于肯尼亚和印度等经济明显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也低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叶。

笔者以为,以国际市场上的平均售价来比较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茶叶总体价格和品质,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方法错误地假定一国内销主导型产业与其它国家出口导向型产业一样,出口平均价格等于整体平均售价。

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茶产业,从一百多年前问世之初就是出口导向的,至今其茶产量仍然绝大多数出口,本国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模式与出口茶叶类别大体相同,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售价与其整体平均售价基本相当。

然而,中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故乡,中国茶产业总体上是内需导向的,产量很大一部分供应国内消费。

而且,我国外销茶叶与内销茶叶品种类别差距甚远,出口茶叶多数按照目前占据海外市场主流的欧式口味制作,内销茶叶则以按中国传统口味制作为主。

由于最能欣赏茶文化的消费者绝大多数集中在国内,因此,越是高档茶叶,销售就越是集中在国内。相应地,中国出口茶是本国所产茶叶中相对中低档的部分,中国出口茶叶平均售价与整个中国茶产业平均售价相差甚远。

中国拥有众多名茶,其品质绝非快餐式茶叶的立顿之辈可以相比,如果要龙井、冻顶乌龙、普洱之辈向立顿看齐,无异于让范思哲降到与真维斯一个水平。我们何必要选择如此可笑的发展道路?

那么,如何去改变国际上中国茶档次不高的形象?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莫过于,向世界输出中国的茶文化。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茶文化,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改从中国饮茶习俗,欣赏和追求中国茶叶风味的精妙之处,我们就不仅能够为中国有限的农地,赢得最大的收益,而且还可以把越来越多的海外农地,发展成为我们的原料供应地。

无须讳言,殖民时期的印度茶业问世不久就将正在清末的中国出口茶打得一败涂地;在立顿茶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在杭州也出现过“立顿入口,龙井洗手”的现象。但清末的中国积贫积弱、屡战屡败,任何一个欧洲小国都可以欺负中国而无须承担多少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必定被视为弱者、落后者,而不会受到多少外国人的追捧,但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树立了一个国势蒸蒸日上的大国形象,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笔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起来,为自己取得更大利益,而不是要一味惟西方风尚是从。(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作者为商务部贸易问题专家)

铁观音茶叶价格表绿色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