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革命老区的茶叶新军

2021-03-04 13:01:50热度:135°C

[摘要说明]革命老区的茶叶新军

本期三人行简介

郑康麟: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业管理局局长、高级农艺师

林纬:骨灰级茶叶发烧友、高级评茶师

何旌:本报记者

坑头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西北部,是宁德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和宁德县委的重新组建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还是闽东革命红旗不倒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坑头村海拔740米,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在一层层薄雾的后面,1000多亩茶园若隐若现。“高山云雾出好茶”,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的茶叶生长势头特别好,作为坑头村茶园最初的“始作俑者”,村主任谢郑生、村支书谢齐明如今已不再像5年前那样为了茶园开垦愁苦满面,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规划着坑头茶叶的发展战略。说到未来,两人的脸上满是微笑。

回忆起5年前的日子,谢郑生还是颇为感慨。没有经验、没有资金、财政收入还为零的状况,让村领导都对村里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2004年,蕉城区请来省茶科所的专家到村里检测土壤和气候条件,向村里提出种植“金观音”的发展思路。可当时坑头村村民曾尝试过种植花菇等反季节蔬菜,由于种种原因都以失败告终。茶叶能否致富?村民们纷纷怀疑。为了给村民们起到示范作用,也给大伙打上一针强心剂,谢齐明、谢郑生首先忙活开了———自掏腰包,开垦荒山,他们首先种植了63.3亩茶园。然而问题也很快就来了,不到一年时间,茶园里杂草丛生,管理费花了大几万,而茶园却没有太多起色。2006年的大年夜,当千家万户鞭炮声声时,两人却还在为了茶园而奔忙,冻得全身哆嗦,用一碗面“打发”了新年。对于茶园,有的村民甚至还投来了鄙夷的目光,纷纷质疑。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穷困潦倒,让谢齐明、谢郑生更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茶园种植好,一定要有规模,有成绩!一定要做好了给村民看。”

从那以后,谢齐明与谢郑生两人更加同心协力,一个负责拉资金,一个负责开垦新地,茶园渐渐有了起色。2006年引进茶叶加工企业,高薪引进安溪制茶师傅,生产加工的“金观音”注册了“第一洞天霍童山茶”商标,取得“有机茶”认证。2007年,坑头村生产加工的第一批“金观音”茶参加当年茶叶质量评比,被专家评出每公斤2000元的高价,吸引了众多茶客的眼光,纷纷前来订购。如今,坑头“金观音”摆上了北京“老舍茶馆”等知名茶馆的柜头,卖出高价钱。村民们的种植热情也纷纷高涨,坑头村的“金观音”种植面积从原先的63.3亩发展到1000多亩,2008年,坑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800元,村集体从原来的零收入到了5万元。而谢齐明、谢郑生两人也坚信,在全村人的努力合作下,“金观音”还将有更好的发展……

对话>>>

坚定种茶叶决心

何旌:你认为坑头村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谢郑生:坑头村是老区村。解放后群众生活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经济发展始终比较缓慢。2004年,蕉城区请来省茶科所的专家到村里考察土壤和气候条件,专家向村里提出种植“金观音”的想法。可许多村民都对茶叶致富这一途径表示怀疑。但之后我们作为村领导首先坚定了走茶叶这一条路子的决心,村支书、村主任先搞示范,而市、区有关部门也给予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让我们克服了茶叶种植管理期间的种种困难,因此,自身的决心与各方的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

郑康麟:自古蕉城天山茶区盛产名茶,坑头村立足高山生态环境优势,抓住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种植茶树新品种“金观音”,形成了上规模、具特色的“金观音”生产基地。种植“金观音”茶树品种适应性强、适制性广、制优率高,对优化茶类结构、提升茶叶经济颇有示范效应。

未雨绸缪茶产业

林纬:你对坑头村的将来有怎样的规划?

谢郑生:村里的茶产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因此,我们要在增加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加强对茶园的管理,在技术上有新的尝试和摸索,努力让村里一些有经验有才识的人回来种植经营。我们还要加强育苗基地新品种茶树的繁育以及开发,在原有育苗基地的基础上,选择新品种试点试种。按照有机茶生产技术要求,加强对新开发的1000多亩新茶园进行科学管理,实现茶叶无公害化生产,做到茶叶产品安全,保证原材料达到有机标准。发挥茶叶专业合作社作用,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加工销售,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适销对路的精品茶。

郑康麟:完善茶产业链,重在提升茶叶加工能力,强化技能培训,拓展市场,突出“生态”特色,扩大“有机茶”认证面积,打造“蕉城金观音”品牌。金观音乌龙茶以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且耐冲泡品质特征,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

颗粒状茶叶茶叶如何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