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充分发挥行业协调服务作用扩大有中国特色的茶产品出口

2021-03-04 12:33:51热度:148°C

我国是世界业的发源地,是茶叶的故乡。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茶产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茶叶经济,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并有着特殊的社会影响。

全世界60亿人口中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喜饮茶。茶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饮料,具有对人体特殊的营养保健作用,是其它饮料所不能替代的。随着人类保健意识的增强和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知识的普及,特别是西方茶叶研究专家通过试验进一步肯定了我国绿茶和部分特种茶的药用价值及对人体的保健功能,使我国茶叶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不仅茶树品种丰富,而且茶类齐全。除红茶外,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绿茶、名优绿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白茶黄茶以及紧压茶等。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茶叶出口呈稳定增长态势,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世界茶叶产销简况

据有关资料,世界茶叶消费量达250万吨左右,而且每年呈增长趋势。2000年世界茶叶出口132.35万吨,进口茶叶135.85万吨,其中,欧盟进口茶叶26.89万吨(德国进口茶叶3.50万吨),独联体22.73万吨,美国进口茶叶8.83万吨,摩洛哥进口茶叶4.21万吨,日本进口茶叶5.79万吨。

2001年世界茶叶产量305.96万吨,品种最多的是红茶,占总产量的70%以上。

2001年印度茶叶产量85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8%,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17.98万吨,占世界茶叶出口量的14%左右。

2001年斯里兰卡茶叶产量29.51万吨,出口28.76万吨,创汇约6.61亿美元,茶叶出口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俄罗斯是斯里兰卡红茶的主要进口国,2001年进口量达4.5万吨;阿联酋位居第二,进口斯红茶3.9万吨;中东和北非地区是斯里兰卡茶叶主要出口地区,出口量占该国出口总量50%左右。

肯尼亚是20世纪的新兴产茶国,茶叶生产发展较快。茶叶生产己成为肯尼亚的支柱产业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自1963年独立以来,肯尼亚的茶叶种植面积从4,000公顷扩大到目前的12万多公顷,产量从1.8万多吨增长至2001年创纪录的29.46万吨。1963年独立时,肯尼亚茶叶年出口量仅有1.5万多吨,但到2001年,年出口量已增至25.81万吨。肯尼亚已成为继印度、斯里兰卡后世界上第三大红茶生产和出口国,巴基斯坦是肯尼亚茶叶最大进口国,其次为英国、埃及、阿富汗等国家。

二、我国茶叶产销简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茶叶产量70.17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23%,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茶叶出口量占我茶叶生产量1/3多。其中绿茶产量51.32万吨,红茶4.29万吨,特种茶产量14.56万吨(乌龙茶产量7.01万吨)。

我国茶叶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据我海关统计,2001年我茶叶出口24.97万吨,出口金额3.42亿美元,我茶叶出口量次于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对日本、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巴基斯坦五个国家出口茶叶总量和总金额分别占我001年茶叶出口总量、总金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我对日本出口茶叶3.97万吨,同比增长31.2%。对美国出口茶叶1.56万吨,同比增长23.2%,对俄罗斯出口5,365吨,同比增长62.75%。

今年1—5月,我茶叶出口10.26万吨,同比增长2.03%;金额1.36亿美元,同比下降2.65%;平均价格1,326美元/吨,同比下降4.60%。

在红、绿、特三个类茶中,绿茶出口规模占首位,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5%左右。迄今,我国绿茶出口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绿茶出口16.3万吨,金额1.995亿美元。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

今年1—5月绿茶出口6.73万吨,金额8,29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8%、3.05%,平均价格1,233美元/吨,同比增长0.16%。马里、美国、加纳、伊朗、俄罗斯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塞内加尔、乌兹别克、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日本、美国、伊朗、俄罗期是我国绿茶出口新增长点。

2001年我国红茶出口4.09万吨,金额4,127万美元。出口千吨以上的国别市场为美国、俄罗斯、波兰、巴基斯坦等。

特种茶类是我国独有的出口商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香港、美国和东南亚市场,消费区域较为固定,经营企业也相对集中。2001年特种茶出口4.56万吨,金额8,748万美元。其中乌龙茶出口2.17万吨,金额5,041万美元。对日本出口乌龙荣占我国乌龙茶出口总量和总金额的73.52%74.99%。

今年1—5月,特种茶出口1.76万吨,金额3,703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1.50%、14.43%,平均价格2,107美元/吨,同比下降3.25%。其中,乌龙茶出口8,649吨,金额1,997万美元,平均价格2,309美元/吨,同比分别下降7.88%、12.48%和5.02%。日本进口我国乌龙茶呈下降趋势。在世界茶叶消费群体中,发展中国家茶叶消费仍以传统茶类为主,而发达国家中以袋泡茶、速溶茶为主。随着消费者卫生、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茶、各种保健茶及高档茶的消费比重明显增长,需求日盛。

三、我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我国茶产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基础和体制条件而言,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我国茶产品加工原料来自千家万户,品质、质量差异很大。随着各国食品安全、环保消费意识的增强,变相的技术和贸易壁垒将阻碍和影响我国茶叶扩大出口;

二是由过去垄断经营逐步转变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高度集中管理模式亦大幅度放松,行业部分企业自律、互律意识较差,内部尚未形成团结、统一、联合对外的协调机制,对外形不成拳头,致使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即陷入低价战的恶性竞争中;

三是我国茶叶部分生产经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意识不强,茶叶产品多属原料性的初级产品,加工简单,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多数企业只是茶产品流通公司,自有出口品牌、名牌少,产品茶健康多提供给购买力较低的消费群体,竞争仍仅限于价格竞争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

四是我国绿茶出口消费群体70%以上集中在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乌龙茶出口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对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开拓不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各茶类产品宣传促销措施跟不上;

五是多数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体制、模式较为落后,尚未摆脱经营出口散装原料茶的状况,营销策略和战略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处于明显劣势;

六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经营素质参差不齐,行业协调缺乏有效的跟踪检查手段,致使部分自律意识较差的企业,未能受到应有的

七是欧美国家的“绿色壁垒”将严重制约我国茶叶扩大出口。近年来,个别国外媒体对我茶叶质量问题广为渲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对我茶叶的声誉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2001年,欧盟对我多批出口绿茶因农残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进入其食品快速预警机制。欧盟实施新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后,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茶叶扩大出口。

四、入世后形势分析

加入wto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加快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壶山水茶叶价格茶叶的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