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唐茶畅想

2021-03-04 12:31:15热度:162°C

夜半子规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唐诗摘录

业培育成我县的支柱产业,无疑是符合县情的战略选择,也是代表我县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为此,县领导邀请了省、市茶业专家,对我县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进行了考察。针对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县茶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参加了座谈会,好像找回了那颗久违的“茶业心”,有点“冬天己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感慨!于是就“夜不能寐”!于是就“披衣灯下”!翻开了那些尘封多年的资料……。

一、百年沧桑忆茶业

民国时期编撰的《大田县志》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大田茶叶,原为生产大宗,在三十都各处,多茶山,每年采做乌龙、小种红茶,售额可过万余金。自清季以来,省中茶价跌落,茶商多亏折,兼之时局影响,以致商家无敢采办,而各处茶山亦因之荒废。”

民国时期编制的“三十都”,系现在的梅山、湖美乡一带,所产乌龙,大多作为安溪茶的低挡配料出售。“万余金”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百余万元,可见当时大田茶业之盛况。在当时条件下,要达到这种生产规模,没有经济效益的驱使,没有几十年时间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据此可断,大田种植茶树的历史,至少可从中国茶业兴衰转折点的一八八七年前推几十年;也就是说大田茶业至少具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而且在一八八七年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茶业无疑是大田农业的大宗产业。1982年夏,笔者在东风农场与永安市青水乡交界处的“老虎湾”,也曾发现过清朝茶园遗迹。人工开垦茶园的梯壁、台面清晰可见,甚至有片石砌筑的梯壁,还有二十几处当年遗存的大叶种茶树存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映证了《大田县志》的描述。

为什么“自清季以来,省中茶价跌落,茶商多亏折,兼之时局影响,以致商家无敢采办,而各处茶山亦因之荒废”?回顾一下中国茶史,也许不难找到答案。

“1887年起,我国传统茶业和茶叶科技,在西方茶叶生产和近代茶叶科技尚未发展起来以前,犹如回光返照,急剧上升到了顶点。但是,当西方茶叶生产和近代茶叶生产科学技术建立发展起来以后,与我国传统茶业和茶叶科技一比较、碰撞,我国传统茶业就急转直下,由发展的顶峰,坠落到衰败的低谷。这一点,我们从1887年以后我国茶叶出口锐减的情况中也可找到说明。1886年,我国茶叶出口为221.7万担,1887年即降为215.2万担;至1891年,减为175万担;1901年,又从1897年的153.2万担,一下跌落到115.7万担。从1886至1901年的15年中,我国茶叶出口锐减了106万担,减少52%还多。同光年间我国茶叶出口的这一起落,在我国茶业和茶叶生产上,就出现了一个先是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接着又一风而散的曲折,使我国茶业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遗憾的是,“先是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接着又一风而

散”。类似的茶业发展经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田,更迅猛地重演了一次。应了“欲速则不达”之古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谈“茶”色变的顾虑心理。百余年前,大田茶业的盛况,只能说明,大田具有发展茶业的自然条件。对现在大田来说,并非骄傲,而是百年遗恨!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回顾大田茶业的兴衰史,是为了今后在大田茶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从中得到些启示,吸取些教训,少受挫折,少走弯路。在这次省、市、县茶叶专家及县、乡领导的座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大田茶业的希望。不可否认,也有疑虑和畏难情绪。如何扬长避短,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策略,是决策者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这不但关系到大田茶业的兴衰,也关系到广大茶农的“根本利益”。要使大田茶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茶叶的市场定位”问题不能忽视。从科学上看,往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知得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但愿我们的决策者是“明者”、“智者”。

二、大量中、低档茶叶的产生是茶叶生产的必然结果

就现有乌龙茶市场前景而言,只有把发展“高山优质乌龙茶”和开发中、低档茶叶市场相结合,才是明智的选择!大量中、低档茶叶的产生是茶叶生产的必然结果,也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从制茶的技术水平看:我县现有茶农,多系八十年代茶叶兴衰的幸存者,一部份是九十年代才加入茶业行列,在我县也算是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营销经验较丰富的群体。也能加工出售价上百元的高档茶,但其比例极低,不能代表我县茶业的整体水平。我县现产茶叶平均销价还不足9元/斤,若扣除绿茶,特别是“明前茶”。那么,乌龙茶的平均价肯定远低于9元/斤。这就说明,我县大部份茶农,乌龙茶制作水平不高,管理、营销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而绿茶掺石膏粉、乌龙茶掺煤渣,这种掺假使杂的丑恶现象,在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如此提高茶叶生产效益,无异于饮鸩止渴,何谈创品牌?若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外来经营者身上,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也不太现实。所以,指望在短期内,经营5万亩新垦茶园的茶农,在技术、管理和营销能力达到中、上水平,只能是个良好的愿望。

从茶叶的生产与销售市场来说:五年计划新垦茶园5万亩,加上原有茶园1.7万亩,时有茶园6.7万亩;就按现有我县茶叶单产52.94公斤/亩计,届时我县将年产茶叶7万担左右。要用年产7万担、平均价10元/斤左右的低档茶,去争夺仅占世界茶叶产销量1%、竞争又如此激烈的乌龙茶市场,无异于天方夜谭。若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把“安溪铁观音”作为竞争对手,并在短期内赶超他们?这无异于“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我想最乐观的结果,也只能是吃一些“安溪铁观音”的“残羹剩饭”而已!换句话说:只把新垦5万亩新茶园的市场定位在“优质乌龙茶”上是难以实现的!

就茶叶生产的品质构成而言,在茶业发展的初期,在管理水平较低时,高、中、低档茶叶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在将来茶叶生产稳定后,管理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高、中、低档茶叶的结构也是“梭”形的;也就是说,管理水平较低时,生产大量中、低档茶;管理水平较高时,也要生产大量中档茶。在此过程中,将优质茶青直接销售,或者将加工的优质乌龙茶通过安溪渠道销售,无疑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从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已的制作水平。这些高档茶青也好,高档成品茶也罢,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然而,那些夏、秋以及春末生产的大量中、低档茶,其产品销路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愁嫁”的重点。这也是大田茶业发展成败的重中之重,是“不可不察也”的核心问题。

充分了解我县发展茶业的优劣势,分析竞争对手的长短处。是为了“知已知彼”、“扬长避短”。从而制定出切合实际,又有发展潜力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为无能找借口,为退却找根据。我县拥有发展茶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已有史可证,也是各界的共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我县在发展茶业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文经济、技术技能、管理经验、营销渠道等诸因素上的劣势。我想只有在“知已知彼”的基础上,才能“扬长避短”,才能“百战不殆”。重大的产业决策,只有建立在“先胜而后求战”的基础上,才茶叶去黑眼圈茶叶取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