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中国野茶油迎接春天

2021-03-04 12:25:03热度:104°C

由于食用油脂摄入过量、油脂结构失衡,我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病人等慢性疾病迅速增长。研究结果表明,油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帮助“三高”患者改善健康状况,其防治效果优于国外的橄榄油。

据《山海经》记载,我国油茶具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油茶基本无病虫害,施农家肥,不仅能绿化荒山,还能保持水土,维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油茶这一民族产业可在农业集约化和可持续性的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朝阳产业前景广阔

有经济学家认为,油茶产业将是“大无边际、强无尽头”的朝阳产业。理由有五:

发展油茶产业可解“三农”之困。目前江西省宜春市已建成300万亩油茶林基地,据专家估算,在度过4年无收获期后,到第8年进入盛产期后年亩产净收益达1820元,而盛产期可达上百年,每亩收益约为粮田的5倍,预计茶农可获得50~60亿元收益,可望直接带动300万农民致富。我国有17个省的1100个县区产油茶,通过这一基地示范的影响,可间接带动全国17个省的约2亿农民致富。

发展油茶产业可缓解耕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丘陵山地约占70%左右,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左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下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油茶生长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带,不与粮棉争地,且能很好地发挥土地的边际效应,因此发展油茶经济林产业是缓解土地资源和人口承载量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我国有效利用有限耕地资源意义深远。

油茶产业是支柱性营养健康产业。2004年,我国卫生资源消耗已超过8000亿元,用于心脑系统疾病的卫生消耗约为3000亿元。因此,增强预防意识、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成为必然选择。茶油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集营养、保健、美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油茶产业属于国家“十一五”支柱产业计划中所列的“营养产业”,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改善条例》的出台,茶油生产和消费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局面。

茶油可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保证。国土资源部顾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方克定指出,油料作物既是经济作物也是能源作物,其加工产品系列都将构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伴随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为解决能源危机,各国都增加了能源作物。优质食用油供应食用,低标准食用油用于工业,成为未来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5500万亩,占我国木本食用油料面积的80%以上。若干年后,当我国目前亩产70~100公斤的低改油茶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的时候,以野茶油替代低质食用油,不仅能让百姓用上优质食用油,更能使低标准食用油脂转化为生物质油,为解决能源短缺开辟出一条新路。因此,部署两江(长江、珠江)油茶产业带的发展意义深远。

油茶民族产业极具全球竞争力。油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油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被任何国家设置技术壁垒,在国际上具有绝对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出口创汇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作为世界上食用植物油第一消费大国,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率只有60%~70%,有大于1/3的缺口,已成为食用植物油第一大进口国,茶油产量的提高可替代进口。

油茶大省力扶“国宝”

油茶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的南、中、北三个地带,在我国有广泛推广种植的前景。湖南、江西、广西、台湾等17个省(区)、1100多个县市均可种植,湖南、江西、广西3省区合计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75.8%。

在借鉴国外木本油料产业化和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部署了油茶产业发展的“1155”工程,即培养茶商网年产值亿元的10个龙头企业,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5年后油茶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

目前,我国有近200个茶油生产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缺乏技改能力。在原有粗放、甚至作坊式生产状态下,不仅使茶油品质差,而且出油率低,造成极大的原料浪费,更谈不上进军国际市场。目前,我国油茶生产仍未摆脱人种天养的种植局面,亩产仍停留在30多年前水平,茶油消费量不到全国食用油脂消费量的0.5%。最为遗憾的是,由于原料严重不足,近年来自跨国公司和国外的大量订单几乎无人能接。

拥有国际先进设备的江西省青龙高科技集团公司是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惟一的“南方油茶优良品种繁育及多梯度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单位,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发展模式,其主打产品“润心”野茶油已通过a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和国家原产地标志保护注册,是国内的第二个通过了系统的质量论证的产品,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超临界co2萃取化妆级茶油中试”“高纯茶皂苷中试”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省内技术空白。公司还承担了宜春市300万亩油茶林基地建设,走以资源本土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缓解“三农”问题的路子,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我国油茶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优势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合力振兴民族产业

虽然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资源,小油种;好树种,低产出;大市场,小份额;原产地,全封闭;原料基地建设与加工生产能力极其不平衡。据初步测算,宜春市300万亩油茶林基地建设的前3年需投资45亿元。

2005年7月,由香山科学会议常务秘书长杨柄欣教授组织召集的“中国油茶产业发展战略香山研讨会”上,中国林业科学院经济林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姚小华指出:茶油生产大面积低产、低效是制约茶油产量的根本原因。调动广大农民像当年地中海沿岸掀起橄榄油种植热潮一样种植油茶,是国家和原产地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发展这项民族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元春最关注的是如何解决油茶低改,提高产量,造福寻常百姓,造福人类,使这一民族产业真正发扬光大。

2005年,温家宝总理就油茶产业发展作了重要批示。目前,在科技部项目支持下,在有机油茶、高品质油茶基地建设、新品研发及加工质量控制技术方面相继取得进展。江西宜春的低改林技术已使初始亩产由3~4公斤提升到70~100公斤,向全省以及全国推广指日可待。按国际标准生产的“润心”野茶油,市场价格还不到进口橄榄油的一半。可以预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茶油不仅能满足国人健康的需要,也能在国际舞台上与橄榄油平分秋色,让民族产业发扬光大。

2005年9月,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披露:当前我国每15秒就有一位心血管病患者死亡!

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表明,因摄入植物油过量和优质脂肪酸不足,派生出近5万虎茶叶茶叶蛋放酱油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