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南京5年扩种雨花茶10万亩

2021-03-04 11:14:08热度:93°C

雨花茶,为何走不出南京?》系列报道刊出后,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作为雨花的生产主管部门,南京市农委对此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昨天约见本报记者时表示,南京市正结合“1115”现代农业生产布局,实施雨花茶四大振兴工程--扩大生产规模、丰富文化内涵、加强市场监管、统一品牌推广,以期通过5年的努力,显著增强雨花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做大做强雨花茶这一中国名茶。

5年内,全市茶园面积增一倍

据了解,南京现有茶园面积为10.54万亩,茶叶总产量约2500吨,总产值约3.5亿元,其中雨花茶产量500吨,产值约1.5亿元。

“由于雨花茶的产量较少,不仅直接造成了市场的供不应求,客观上也导致了雨花茶的对外拓展动力不足。”市农委园艺处处长冯萍介绍,因此,从扩大种植面积着手,打破茶场普遍存在的“就地产销、小富即安”心态便成了当务之急。

根据计划,结合正在实施的“1115”现代农业生产布局,我市茶叶种植面积将在5年内扩大到20万亩,确保茶叶总产值达10亿元;同时建成10个万亩茶叶镇(核心片区)。冯萍透露说,目前选定的区域分别为:高淳东南部东坝片区、东北部桠溪片区,溧水东部白马片区、中部洪蓝片区、南部和凤片区,江宁西部横溪片区、东部淳化片区,浦口西部石桥片区,六合北部马鞍片区和东部横梁片区。

生产加工向高端化现代化转型

各自为政的“小”而“散”茶场,是制约雨花茶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为增强雨花茶市场竞争力,我市将从基地平台建设入手,着力推进雨花茶的生产和加工向高端化、现代化转型。

冯萍介绍说,种植的高端体现在“有机”上,在确保所有茶园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的前提下,5年内要在10大生产片区各建一个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确保有机茶园面积超过6万亩,并配备滴灌、防霜扇、高架网纱防霜冻等茶园配套设施;加工的高端则体现在现代化上,引导建立10个市级以上茶业龙头企业、20个茶农合作组织,其中,龙头企业负责建设集茶文化、茶餐饮、观光休闲、全程自动化炒制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厂区,并生产销售辖区内茶叶,茶农合作组织则负责茶农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生产销售联络等,以确保雨花茶的大师级品质。

统一注册雨花茶集体商标

“李鬼”不除,“李逵”难强。

根据规划,市农业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对雨花茶从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制作到市场销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规范雨花茶生产企业、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雨花茶产品,净化外部市场环境,依法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为了推动雨花茶走出南京,冯萍说,眼下正在酝酿由南京市茶叶行业协会牵头成立雨花茶生产销售企业联合体,注册雨花茶集体商标,各成员企业实行雨花茶集体商标下的子商标,全市统一对雨花茶的集体商标进行包装和推广,形成南京雨花茶的规模优势、显现规模效应,创建雨花茶国家级名牌。

打文化牌,扩大“雨花茶节”影响

在中国名茶中独树一帜的雨花茶,是全国唯一一个“英雄茶”。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雨花茶“英雄名茶”的定位基础上,将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挖掘、整理有关历史记载、文化典故和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同时建设文化展陈传播平台,推出茶文化旅游,弘扬雨花茶文化。

在推广平台建设上,借鉴外地名茶的办节经验,继续办好业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雨花茶节,打通雨花茶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扩大雨花茶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秋华茶叶马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