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贵州:黎平分山到户兴“两茶”

2021-03-04 10:37:58热度:126°C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中国茶网资讯:128一大早,太阳还未驱散浓雾,记者来到黎平县高屯镇八舟村一个名为课团的山岭,一辆摩托车轰鸣着驶到面前,原来,是村民吴厚元去巡查他去年种上的300亩油林。记者与老吴笑谈:“有这片油茶林,你可发大财啦!”吴厚元说:“这可是托了林改的福。但我这点不算多,绞便村的徐绍勇家有1400亩……”

黎平县林改后,除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19.3万亩的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等外,全县其余的山林已分至11.58万农户手中。2008年,该县明确:每年由县财政安排200万元作为油茶和绿茶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干部职工以参股、独资或带职带薪的方式参与到“两茶”产业发展中;整合发改、林业、农业、扶贫等渠道的项目和资金,对新造的油茶林每亩补助800元左右,茶园每亩补助900元左右;“两茶”苗圃享受良种补贴、育苗补助;从事“两茶”加工、销售的企业,三年内免所得税,后两年减半征收;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奖励“两茶”企业、合作社创品牌、精深加工和规模化经营;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办法,以解决创业者融资上的困难。

这些林改配套政策,成为当地“两茶”发展的“新引擎”。一些企业和大户纷纷承包林地发展“两茶”,去冬今春全县新造油茶林1.6万亩、茶园1.56万亩,今冬明春还会更多。目前全县已有油茶林14.3万亩、茶园8.68万亩。“两茶”产业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据粗略统计,仅油茶产业从业人员就达1万多人。

调结构增效益

在贵州省重点林区黔东南州,一亩生长25年的杉木林拍卖价是5000元,换算下来,一亩杉木林的年效益是200元。在农民收入渠道日益增多的今天,这样的林业效益,可能很难激发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黎平的实践说明,只有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林地发展油茶、茶园、中药材、速生丰产林等高效生态产业,才能提高林业的比较效益,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社会、经济3个效益的统一。

牡丹红茶叶茶叶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