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台商陈荣堂扎根厦门茶叶市场

2021-03-03 12:34:49热度:96°C

早上6点起床,搭2小时的公交车到大嶝小镇,晚上7点下班,来不及吃饭,赶最后一班车回岛内,到家9点了……这是陈荣堂对刚到厦门时生活的描述。“现在有很多台湾朋友一起住在大嶝,没有匆忙的忧虑,更有田园生活的悠哉。”从台湾宜兰县长秘书退下来的陈荣堂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因为这里有和他一样爱着大嶝的“老家人”,他们称大嶝为“第二故乡”。

借大嶝小镇当宜兰的“窗口”

“喝杯再走也不迟啦,来,坐坐坐!”国庆假期第二天,大嶝小镇台湾特色乡镇的宜兰馆门庭若市,只要客人一进店,不管买没买东西,馆长陈荣堂一定会热情地邀请客人留下来喝杯茶,喝什么任你选,台湾高山茶、绿茶红茶,他毫不吝啬。

这看起来似乎很不合算,毕竟茶是消耗品,喝的人不一定会买东西补回这损耗。不过,记者在边上待了半小时,看到只要是坐下来喝茶的顾客,即使没买馆内的宜兰特产,最后也一定会买走好几袋茶叶。这也许就是陈荣堂的经商之道。

2009年,陈荣堂以宜兰县长秘书的身份第一次来到厦门参加海峡论坛,此后连续三届他都来厦门,因为与省台办的联系紧密,他得知大嶝小镇台湾精品城的消息。

“当时聊到特色乡镇展示馆,我很感兴趣,又刚好退下来了,索性就过来吧。”陈荣堂说,“这里有商机,我也想把台湾的东西带过来卖,这是个窗口。”

10万元的店面装潢、价值500万元的工艺品、从政府拿来的2000册宣传册……宜兰馆就建起来了。陈荣堂说:“如果按现在的经营状况,1年应该可以回本。我看好这里!”

台茶PK浙茶

“这绿茶没有浙江的好。”一位浙江顾客一进宜兰馆就坐下喝茶,毫不客气。指明了要喝绿茶的他,茶刚入口便皱起眉头,评价很不客气,“没有龙井好,不敢恭维。”

这场面让陈荣堂有点尴尬,随即他眼睛一亮,转身拿出台湾高山茶,泡上一杯,递上去,“喝喝这个,是我们台湾自己的茶。”这一招果然奏效,这位“嘴刁”的客人立马赞道:“好喝啊!”场面一下热闹了。

其实,浙江客人觉得绿茶不好,是因为浙江绿茶多,上品不少,自然嘴“刁”,而台湾茶浙江客人喝得少,来上一口,沁人心脾。庆幸的是,这场PK很和谐,因为大家都是爱茶之人,所以PK更是一次交流。

原来,PK促成的不止是一笔生意,更是一段友谊。

茶叶ps素材茶叶成型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