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陈永焜:泡茶养出200把紫砂壶

2021-03-02 18:13:05热度:114°C

中国茶网资讯:好配好壶。一个喜好泡茶的人往往对茶壶相当讲究,爱茶和爱壶融为一体。

厦门藏家陈永焜就是这么一位爱茶人和爱壶人。接触紫砂壶20年,家中已经藏有200多把壶,其中有近20把还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老壶。

泡茶养出200把紫砂壶

进门,入座,泡茶。像大多数闽南人一样,陈永焜的客厅里少不了茶具。而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的茶具中,从来不缺各种各样的好壶——— 紫砂壶。

陈永焜喜欢上紫砂壶,还是因为爱泡茶。1993年开始,他就开始对紫砂壶青睐有加。买壶、养壶,手中的紫砂壶越集越多,泡茶的乐趣也越发充盈。

“用哪把壶来泡茶,主要看当时的心境。”陈永焜有些得意,好壶多了,泡茶时的选择也多。泡茶之前,先对壶鉴赏一番,对哪把壶感觉对了,就选用哪把。

如今,他收藏的紫砂壶已经达到了200多把。而且,“爱屋及乌”,他对紫砂的喜好逐渐超出了茶壶的范畴,像紫砂笔洗、紫砂笔筒、紫砂印泥盒,不一而足。

日本拍场上找好壶

“好壶不易找,靠的是机缘巧合。”把玩着手上的壶,陈永焜笑称,他收的每把壶,背后其实都可以讲出一段故事。而且,不仅是国内,陈永找壶的热情还跨出了国界。日本就是他搜罗好壶的场所,通过委托朋友等方式,他在当地的拍卖中屡有斩获。

两三年前,他花了8万多元在日本拍下的一件紫砂器,如今,它的市场身价已经是几十万元。

偏爱淡泊沉静的老壶

陈永焜坦言,2000年之前,他虽然也收了不少好壶,但那时的专注点主要在泡茶上,并没有对紫砂壶进行过认真研究。

后来,他碰上了一些精通紫砂壶的壶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台湾金门的许经鸿老师和考古专家陈文学老师,便发现这些紫砂壶虽个头不大,但藏着许多学问,从此陶醉其间。有时为了鉴赏一把壶,他不惜远行北京找资深行家鉴赏。十几年下来,他对紫砂壶的泥料、造型等已是头头是道。

“看这两把壶,用的都是朱泥,但成品有明显的优劣之别。”他指点着两把并列摆放着的壶,一把制作年代是清末民国初,另一把则是清中期。

他细致地讲解着:清末民国初这把壶应该是出自民间小作坊,窑温有些参差不齐,而清中期那把,上面落有堂号款,做工精细些,窑温也高,手感、润泽度都更佳。

一把原矿段黄“砖方”也是他的心爱之物。这也是一把日本回流品,乃民国时期的产物,制作者张文华算是当时一个名家。更珍稀的是,这把壶的整体造型活脱就是“砖方”的一个标准款,可以当做此类壶的“教科书”。

“玩得多了,我还是喜欢老壶。”陈永焜告诉导报记者,在他眼中,这些老壶少了几分浮躁和功利,给人一种淡泊沉静的感觉,品味其中,相当美妙。

特供的茶叶茶叶加盟连锁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