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让诚信成为西湖龙井最有用的“防伪标签”

2021-03-01 12:52:32热度:174°C

中国茶网资讯:

2月 地认养 连通茶农和消费者间的纽带

每年春节一过,下过几场春雨,厚外套换成薄毛衣,茶客们普遍关心的茶叶稿,也就要出炉了。

除了茶叶什么时候开采,长势怎样,价格如何的常规话题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怎么样才能买到正宗的西湖龙井,还是一个大问题。

“茶叶的好坏,一般人光看是看不出的。所以,不管是原产地标识还是打电话查代码,虽然防伪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但如果真有人动了以次充好的心思,不是行家也很难看得出。”老茶客老崔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

像往年一样,今年春节一上班,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一项载体,转塘街道积极筹划起帮茶农们卖茶的事。作为已经跑线多年的“老记者”,我也被叫来一起想主意。意外的是,茶农们依旧提出了“信任”这个话题:“市场上茶叶良莠不齐,人家不相信我们,卖得再便宜他们也怀疑是假的。”

“既然要建立信任,我们就拿出我们的诚意来,用诚心换诚信!”一位茶农的话,击中了我的心。

我当场向转塘街道提出了能不能搞一次茶地认养活动,从而搭建起一座茶农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呢?双方一拍即合,我们的活动也就轰轰烈烈搞起来了。

3月 陪跑茶地 当起茶乡宣传员

转塘街道很重视这次活动,前后开了几次协调会,精心选择了几块最好的茶地拿出来做认养。

这几块地我也都一一实地去看过,这次推出的三个茶村的六块茶地,品种既有早发芽的龙井43,也有发芽稍晚,但风味更佳的群体种。这几块茶地都是在交通方便,又背风向阳的位置,开车也很容易到达。另外,茶地的主人们也都是精心选择的炒制茶叶的行家里手——茶叶炒制水平的高低,对茶叶的风味有很大的影响,炒得好的茶叶,色香味都明显好些。

周全的前期准备,也让我们的这次活动一炮而红。不少读者看到活动的报道后,都纷纷打来电话咨询,尤其是茶叶产地最好、品种最佳的龙门坎村的两块茶地,咨询的人最多。

“我想以我们公司的名义认养一块茶地,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去实地看看?”打电话的是前面提到的魏先生,因为要以公司的名义来认养,他也格外的谨慎些。

第二天,在转塘街道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一起重点看了四块茶地,除了两块龙门坎村的群体种,魏先生他们还看了长埭村的两块龙井43号的茶地。

“我们的茶树都在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保护区里,这里的茶树根都扎得特别深,也从来不用化肥,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茶叶。”热情的茶农老葛给魏先生介绍着,最后还专门泡了两杯龙井新茶给魏先生:“喏,你看,这杯龙井43的茶叶泡出来,在茶梗部位有个红圈的,群体种泡出来就没有。”

魏先生最终决定,就在老葛家的茶地里,认养2分地。“先试试看,今年如果不错的话明年可以再多一点。”

魏先生又悄悄问我,能不能做一块认养的牌子放在茶地里,说明这块茶地是他们公司认养的。我把这个要求转达给了转塘街道,很快,这块牌子就在老葛的茶地里竖起来了。

4月 摸清政策 茶农茶客两得益

3月底4月初,认养的几块茶地都陆续开采明前茶了。4月2日,我又对这几块茶地所采摘的明前茶数量摸了个底:平均下来,每2分地大约能采1斤多明前茶,最多的一块地上,2分茶地采了将近2斤的新茶。参考当日的收购价每斤1000元和随后的雨前茶数量来看,每位认养者肯定都能保本了。

消费者不会吃亏了,接下来就是要付认养的费用。有认养者提出,能不能给我开个发票?不为别的,就让我有个消费凭据啊。

可是茶农又不是企业,该怎么开发票呢?我只好又找街道。街道的工作人员一拍大腿:这个简单,我们有政策,不仅能开发票,还能给茶农补贴呢。

原来,为了鼓励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国家对此有专门的补贴政策,除了开具发票外,茶农还能领到相应的税费补贴。但是以前要求茶农开具发票的情况比较少,这样的好政策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次活动,也让更多茶农知道了这个好政策,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转塘街道农发科的负责人说。

有了街道的协助和政策的绿灯,茶农们很快就为认养者们开具了发票。拿着发票和完全放心的西湖龙井茶,认养的市民们都挺满意。

这两天,茶农、茶地认养者们的反馈信息陆续过来了。都是感谢的话,看得我这心里也乐滋滋的。

编后话

西湖龙井遭遇“李鬼”,尴尬早已有之,信任危机是本份的原产地茶农们心里一抹说不出的苦涩。作为观察者,跑线记者不乏多年的调研积累,也始终将解决这种困境作为自己的一项课题。

今年,适逢当地党委政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记者基于自身的积累和思考提出了“茶地认养”活动,既成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有效载体,也为原产地茶农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信任、西湖龙井茶提升品牌含金量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这篇跑线日志,“耗时”两个月,浸透的却是记者对自己的基层联系点最真挚的情感。

金茶叶茶叶罐英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