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茶 > 红茶知识> 正文

优质正山小种红茶品质特征

2020-12-28 12:06:17热度:149°C

  众所周知,红茶本身就是一种很风雅的茶品。当这种很风雅的产品,渐渐渗透在人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依然记得红茶是一个很讲究的茶品。冲泡红茶是一件很讲究的事,冲泡正山小种亦然。正山小种,本身就是一种很经典的茶品,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种类,那具备什么特征大家知道吗?相关的介绍如下!

  从外形看它们条行状实,紧结,匀整洁净,色泽乌黑油润,干闻具有特殊的松脂香和桂圆干香。从内质看,具有特有的高山韵和桂圆干味,而且它耐冲泡,四五泡后各种特征仍然明显,这也明显优于别的红茶;它的汤色橙红,明亮,清澈,滋味醇厚,甘滑爽口,不苦不涩,回甘持久,无论清饮或加糖加奶饮用都很适宜;尤其烟正山小种红茶汤中加入纯牛奶和糖后,香气十分独特,口感极其迷人。

  正山小种共分为五个花色特性

  1、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

  2、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3、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

  4、末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末,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采用的原料为保护区内的菜茶。

  5、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

  分辨正山小种真假的方法

  1、看外形

  一般传统的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是比较有条索的,色泽有点铁青带褐,而且外观看起来会比较油润,这就是辨别正山小种最基本的一个看点。

  2、闻茶香

  辨别正山小种红茶的真假,除了看还要闻,或许你可以尝试一下捧起一点正山小种茶叶放置手心,如果茶叶是真的,相信你会闻到茶叶有一点点带有松烟香的闻到,如果假冒的茶叶闻起来则会使呛鼻的油烟香。

  3、观汤色

  通过看和闻两个辨认真假步骤之后,可以把正山小种茶叶拿去冲泡,再看看茶叶的汤色,真的正山小种会产生深红色的茶汤,而且在阳光底下看是非常有光泽的。

  4、品其味

  相信品味这一步肯定可以辨认出来了,正山小种红茶会稍稍带有点桂圆的味道,即便是加入其他牛奶或糖浆成分,这种滋味仍然会存在,非常甘醇鲜爽。

  正山小种原料优越

  正山小种,它的茶叶产区来自于福建省武夷山境内,境内环境优美,气候好,拥有丰富的植被;独特的原始森林资源,保证了茶树不会受病虫害的危害,还杜绝了农药的使用;肥沃、深层、疏松的腐殖质,很好的保证了茶叶的养分,叶片肥厚,这些都确保了原料的优越质量。所以,正山小种的原料采用方面是非常优越的。

  正山小种保存方式

  1、铁罐储存

  选用市场上供应的马口铁双盖彩色茶向作盛器。储存前,检查罐身与罐盖是否密闭,不能漏气。储存时,将干燥的茶叶装罐,罐要装实装严。这种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长期储存。

  2、热水瓶储存

  选用保暖性良好的热水瓶作盛具。将干燥的茶叶装入瓶内,装实装足,尽是减少瓶内空气存留量,瓶口用软木塞盖紧,塞缘涂白蜡封口,再裹以胶布。由于瓶内空气少,温度稳定,这种方法保持效果也比较好,且简便易行。

  3、陶瓷坛储存

  选用干燥无异味,密闭的陶瓷坛一个,用牛皮纸把茶叶包好,分置于坛的四周,中间嵌放石灰袋一只,上面再放茶叶包,装满坛后,用棉花包盖紧。石灰隔1-2个月更换一次。这种方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湿性能,使茶叶不受潮,效果较好,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叶品质,特别是龙井旗枪大方等一些名贵茶叶,采用此法尤为适宜。

  4、袋装储存

  先用洁净无异味白纸包好茶叶,再包上一张牛皮纸,然后装入一只无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内,轻轻挤压,将袋内空气挤出,随即用细软绳子扎紧袋口取一只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第一只袋外面,同样轻轻挤压,将袋内空气挤压再用绳子扎紧袋口;最后把它放入干燥无味密闭的铁筒内。

  5、低温储存

  方法同食品袋储藏法,然后将扎紧袋口的茶叶放在冰箱内。内温度能控制在摄氏5摄氏度以下,可储存一年以上。此法特别适宜储藏名茶及茉莉花茶,但需防止茶叶受潮。

  6、木炭密封储存

  利用木炭极能吸潮的特性来储藏茶叶。先将木炭烧燃,立即用火盆或铁锅覆盖,使其熄灭,待晾后用干净布将木炭包裹起来,放于盛茶叶的瓦缸中间。缸内木炭要根据胡潮情况,及时更换。

  总之,真正的桐木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好点茶叶有哪几种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