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禅茶七日谈"逢佛杀佛"

2021-02-06 13:29:17热度:120°C

东方先生的理解是正确的,符合道元禅师关于“平常心是道”之理,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一点一滴由小事去改变,不一定要喝、受法或轰轰烈烈干一番,平静里照样可以体会、懂得。对明理这个结果来说,无论是什么流派的茶道和禅说,皆为手段而非目的。东方先生,已渐入佳境了!如月八日,谈谈逢佛杀佛。

逢佛杀佛,取自《临济录》的一段记录,义玄(临济)禅师在一次端坐参禅中,见众僧念经之声潮涌,可一心一意的却不多。于是,大叫一声:“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众僧听了,心中一凛,心志随着聚集,在片刻安静后,参禅进入思考的状态,并由此领悟到参禅的目的比参禅本身更重要。这,就是义玄禅师的“呵风骂雨机峰峻烈”之禅风。

逢佛杀佛,并非字面上理解的“所向无敌”、“格杀勿论”的意思,而是以“喝”的方式去勉励修行,人的意志天生并不坚强,有时颓丧无比,有时好高务远,经历苦难和考验,很容易就会懈怠或放弃,此时,如果有人当头棒喝,可说大有裨益。

逢佛杀佛,可以是“断喝”也可以是婉语,道元大和尚由日本远渡中土,并向天童寺的如净禅师请教佛法,如净让他到山里参禅,独居索然,思考佛法的问题。半途中,如净前往探视,乃问:“独居参禅何如?”道元大和尚默然不语,感受到无法忍受的孤独,进而疑惑了原本的目的。如净又说:“当下认得眼横鼻直,不为人瞒。”然后离开,道元思索良久,终于懂得师傅的勉励,继续修行终得正果。

逢佛杀佛,是用特殊的方式去震慑人的心灵,使其聚合。写《细川三斋茶书》的细川越中守忠兴,身为细川藤孝的长子,出身名门,从小就生活在安逸舒适的高文化氛围中。他刚向利休学习茶道时并不专心,点茶总是太酽或太淡。一次茶席中,在准备点茶时利休突然注视他,虽然并无言语。但,经过良久回想、思索,忠兴从此领悟,不但终成七哲之一,且将专心致志、细致谨慎的道理贯穿到日常的生活中,成为明哲保身之将,宽永九年受封至肥后(当主是其子)并得到三名城之一的熊本为居城(三斋自己住在八代,后迁京都)。

逢佛杀佛,不但可以是喝、是说、是观,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信长的无法无天在少年时代远近闻名,娶了浓姬后也未好转。家中以林通胜为首的家臣全部反对其继承家督,直至信秀去世,信长的行为也未改善。重臣平手政秀终于自杀并留下劝谏绝命书。从此,信长醒悟并迈出了天下布武的道路。

逢佛杀佛,是对任何人都可以通用的道理,是一种勉励,当人的心志涣散,意识不明时,就需要这样的“一喝”。樱一殿不退出,这对今川家、联盟都是值得高兴的事,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也不至于如预期的糟糕。这就是今川家的集体力量,这样的团结给了“一喝”,尽管樱一殿意志仍不太明确,可我们毕竟不是和尚参禅,也不必过于强求做作。

逢佛杀佛,觉得疲惫之时,略做休憩或接受一喝,未尝不可,或许就此醒觉。

东方先生,今天几乎没有引用,讲的事情大都耳熟能详,如此,你觉得自己可以当茶人了吗?明天,谈谈“渔夫生涯竹一竿”。

奇尔茶叶精茶叶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