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东林山人:禅茶与禅修

2021-02-06 12:11:01热度:143°C

—— 智根法师

中国的一直给人非常淡定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因为有了茶才丰富多彩。因为茶的颜色有十种,有翠绿、杏黄、杏红、橙黄、中国红、琥珀色、干红,这些颜色是原生态的,而且非常艳丽。茶的香有豆花香、桂花香、水蜜桃香等六大类,自然界的花香都在茶里面出现了。对于茶叶我们应该要懂得去欣赏它,最基础是要学会尊重它。一些关乎泡茶的标准也应被遵守,泡茶的程序也不能少。如果没有标准,不仅泡不好茶,而且对好的茶叶来说也是一种亵渎。

通过茶道让我们从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

古德云:“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总之,自唐宋以来,禅提升了饮茶的品位与境界,茶涤除了人心灵的暗昧,有助于禅心的体悟,禅茶一味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茶圣陆羽就是用自己对五味人生的感悟,以茶入道,终于禅机感应,觉悟成圣。一部《茶经》将茶事上升为茶学、茶道,完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可见入道处绝非只在空门,“平常心’是道,有了“自然”的心境便是得到了禅之真谛。品茶是品茶者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好茶,不论遇到什么人,都能释放生命的滋味;不论处贵处贱、顺遇或横逆,都不改自己的香、自己的本色。浮生若茶,喝一杯禅茶,也许能体悟人生的真谛。饮茶犹如品味人生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参禅打坐就是在静滤思考人生,通过品茶参禅,体悟人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交流禅茶

“禅茶一味”的意境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几乎寺院必备茶,僧必饮茶。元朝初期,南宋许多儒学名流,不愿受异族统治而把精神寄托在入山信佛,当时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社会相对富足和安定。天目山脉一带高僧辈出,佛教禅学十分兴盛。因此,他们不断把禅、茶合一,通过禅与茶的结合来磨练自己的心性,提升内心的涵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所谓“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禅茶是佛教界坐禅悟佛的重要媒介,禅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内容。那么,在体味禅茶、享受禅茶的同时,我们该如何认识禅茶、感悟禅茶呢?

在学佛的人当中首先要有包容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包容“酸、甜、苦、辣”。喝茶品茶犹如禅茶一样,能体悟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味。“包容”则如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在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饮茶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味”,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禅,禅借茶悟,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茶道的根本追求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结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禅茶的核心是慈悲心,茶与禅的结合,不仅仅是自然的需求、生理的需要,还在于精神的默契、理性的契合。对茶道而言,追求的是清静,所谓“清静和寂”,说到底,是要有一颗清静之心。对禅而言,讲究的是慈悲,是劝人向善、慈悲为怀的意思。而两者能融二为一,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其契合点就在于两者都推崇理性与平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多年来,不论是佛教界还是茶文化的组织,都把弘扬禅茶文化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感悟禅茶时,要升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心态来喝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和衷共济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其次要有包容之心,人生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人与人之间也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竞争,甚至产生种种恩怨情仇。如何来看待、处理这些烦事呢?就是要有包容之心,懂得原谅、懂得宽恕,懂得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茶。只有拥有包容之心,人间的恩怨才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融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

另外还要有结缘之心,就是善于主动理解人、主动团结人。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茶,以茶汤的至味,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去净化人生,去祥和社会。


智根法师与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广德老师交流禅茶文化

品茶与禅修的关系

品茶就是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有诗说:“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这是人生的享受和感悟。在休闲时刻,煮一壶清茶,飘几缕书香,以平静之心、平常之心,来享受独处时的至上幸福,也便是禅意人生的美妙享受。当今社会,浮躁喧闹。人们的心里总是装满了无尽的欲望和追求,人们往往追求的是急功近利,心情因而骚动不安,难以停下脚步来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然而,喝茶却能清洗人的内心,让人在面对诱惑时保持一份清醒和宁静。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享用这份“清静”,静下心来品一杯滋润心田的禅茶,必能正确对待人生的苦难和失败,在困境时能以平常心来坦然面对身边烦恼和苦难。

品茶,是以心境为上

古人品茶时,是很讲究“心境”的,唐代的冯可宾在《茶笺》中为‘心境”设定了13个条件,把“无事”放在了首先的位置。无事,是指品茶人神怡心闲,悠然自得,无牵无挂,无忧无虑。这个内涵,不仅指品茶的人要有宽松裕如的时间,还必须有“无欲无求”的心态。做到“心远红尘,神离三界”,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于自己如浮云。如果一个人希贵、希富、希官、希达,希车马声色、希金钱名利,这个人决定不具备“无事”这个条件。其次是要“清静”,清静不仅是指品茶的环境清幽雅静,更是指品茶人的内心环境。静,是中国茶道的修习之要,只有心静神清,才能做到心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才能在品茶的茶悟中涤洗人格,从而使精神受到澡雪和滋润。其三是“佳客”,佳客必为知己高士,心中敬慕之人,志趣相投之人。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了佳客,方能让心境活起来,悦起来,得品茶之趣,纳品茶之慧,是谓心境之致。

茶与佛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其历史渊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一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也几乎同步,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地点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条件。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修行最理想的地方。茶与佛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茶经历了由天然采集到人工栽培的漫长过程,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大都都是寺院的僧人。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来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所植,并制成“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的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椤、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茶,等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禅与茶

读懂茶才能泡好茶

譬如,泡茶时应把水烧到95度,但如果使用的是自来水则一定要烧开。95度的水温,可以在这时候把水里面所有的微量元素都能激活,用这样的水温来泡茶,一定可以把茶的味道突显得最好。一般最好要用活水来泡茶。为此,爱茶人泡茶用“山泉水”为最优。

佛教讲“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茶性也是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通过品茶时来感悟人生,参破“苦谛”。事实上,也只有吃得起苦的人,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具备平常心的人,才能收获事业上的成功,才能享受到真正生活的甜蜜。

禅茶的实质是进取心,佛教表象上是劝人“放下一切”,清静无为,但究其实质,还是劝人向善、劝人上进的。按佛教的意思,人生的所有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的修行特别要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佛教所讲的“放下”,并不是枯木死灰,并不是逃避责任、缺乏承担,而是枯木逢春、朽木生花。通过修行“放下”的过程,让自己智慧的心、大爱的心活起来,而后去帮助大家、服务社会。品茶也强调“放下”,就是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内心的牵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轻装上阵,更好地去过好当下的生活。

茶叶vi模板带甜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