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新手必看︱普洱茶的基本冲泡方法

2020-12-27 10:56:30热度:155°C

  春节时从北京到苏州到温州到武汉到郑州,一路行来,见了不少茶友,探讨了不少问题,其中就有一些关于普洱茶冲泡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于投茶量的问题。有茶友认为我所制定的生茶8克/100CC、熟茶8.5克/100CC的投茶量大了,也有少部分茶友认为投量还不够。我觉得,《普洱茶基本冲泡方法》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按着这个最“基本”的方法做,在鉴茶的时候可以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普洱茶搭建起一个条件世界四大知名茶叶基本一致的平台,也可以把一款茶最基本的方面体现出来。对具体一款茶来讲,这种最“基本”的冲泡方法未必是最好最合理的方法。但是,我们在第一次碰到一款不熟悉的茶时,先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试泡一两次,在摸清这款茶的基本情况之后再加入自己的调整方案,可能会泡得更好一些。所以,既然叫“基本”那么还是可以因人而宜的,感觉多了少了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增减,以喝起来舒适为宜。

  二、是关于用水的问题。水对茶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各地所产的水也是五花八门的。相比之下,农夫山泉在全国各地都比较容易找到,尽管各地农夫山泉的产地也不相同,但终究有一定的指标要求,用来鉴茶的话差距不算太大。有些时候,太追求极致的结果往往是连最普通的都不如。

  三、是关于壶的问题。不少茶友注意到了我是生熟茶都通用一把紫砂壶的,除非看到人多了会换用一把更大一点的。多年来一直如此,没有影响茶的滋味和香气。不过,我们在冲泡乌龙茶及红茶时是比较严格地区分用壶的。(2015年8月31日补记:这些年的感觉,冲泡中生代茶用壶要稍大些,一般超过150CC比较有表现力。而冲泡老熟茶、印号级老茶则用稍小一些的壶可能更有表现力。)

  四、是关于浸泡时间的问题。因为茶的原料的原因以及熟成的程度的原因,不同的茶其“内含物质”的浸出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快些有的慢些。所以用完全相同的浸泡时间来冲泡不同的茶也是不完全合理的。洗茶时的20秒至30秒,对于大部分紧压茶是合适的,但对于陈期较长的传统仓储老茶、对于散茶特别是高等级散茶(如特级宫廷普洱、F5等)则显得时间太长了,不但没必要而且浪费,可以考虑缩短时间,在冲泡时如果间隔时间较长甚至可以考虑采取“留根泡法”以降低每泡的浓度。

  五、是关于醒茶的问题。醒茶一定要有空气参与,所以醒茶罐不能装得满满的。另外,如果是传统仓储的话不妨拆开后在避光处先摊晾一段时间(大约一周至一个月)散散味,然后再装罐聚气。不少茶商朋友舍不得多开茶样,客人来时就从架子上把陈列品撬一泡试茶,而且还不想破坏饼的圆形,出完茶又给包好放回去,这样出茶是很不准的。我建议还是多备几个醒茶罐,如果客流量大的话就要搞两级醒茶了。(2015年8月31日补记:现在看来紫砂罐并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把茶拆或者不拆装进较厚的纸袋中,然后放到避光避异味不对流的纸箱或者柜子里。南方比较潮湿的地方要注意把纸箱封好,特别潮湿如梅雨季节要注意防潮。)

  六、是关于洗茶的问题。我上过课的地方都比较规范了,而没有上过课的地方在洗茶时还是延用着铁观音那套洗茶的方法:用洗茶水为客人烫杯。--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泡铁观音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说可以给茶杯提香,我觉得理由不充分。在泡茶时,我们做一个动作总要有明确的目的吧?洗茶水既然是不喝的(较珍贵的印号级老茶可能可以将洗茶水留待最后二十多泡时掺入),为什么要再次“污染”干净的茶杯呢?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茶友们注意:茶是千变万化的,既然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冲泡的方法也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基本冲泡方法的基础之上,根据茶的具体情况作一些冲泡方法的调整是必要的,也证明了你是“识茶性、顺茶性”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