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被遗忘的茶膏文化

2021-01-29 12:34:34热度:144°C

    那一日,雾霾光光,天也蓝蓝,阳光大欢喜,白云观自在,郑州的冬天出现了少见的清爽、安逸。当阳光安详地踱进了悠乐居的大门,其香阁茶室内青青葱葱的绿色,正衬托那公杯中耀眼明媚的一抹红光。

  初见茶膏始惊艳

  茶室主人李佳娴熟地从罐中抖落几粒不圆不方的“东西”至公杯,水注顷刻间,不起眼的颗粒在水面漂浮羽化,仙女散花般卷起袅袅丝带,仿佛用仙术将清水变作橙红晶亮的琥珀色。咂巴咂巴嘴,微涩、微苦,浓郁的茶香奔涌而来,原本因冬燥的喉痛鼻塞也觉得好了大半,五脏六腑也好似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安抚了一番,舒坦许多。

  不禁请教,此乃何方神药?李佳笑道:“这黑乎乎的东西不是神药,乃茶膏也。”

  历久弥新的茶膏文化

  茶膏,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由来已久。茶膏之妙古来有记,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曾提道:“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由此可知,茶膏应不止一种颜色。

  得知如此,我便垂涎求颗“绿色仙丹”尝尝鲜。李佳讲道:“方才喝的是蒙顿茶膏中的‘鸿运当头’,这次来换一泡‘黑金’,这其中拼配了部分老茶在其中,细细品味,可以喝到媲美七十年老茶的药香滋味呢。”

  取之三粒,投掷沸水,黑金融化得很快,稍不留神的工夫,杯中已分明是内外两圈,内圈红似落霞,外圈灿若熔金。小啜一口,绵滑甘醇,且茶气十足,药香中还掺有一丝丝浓郁枣香,汤色通透无浑浊,令品饮者不得不为其净化萃取的老道技法所惊叹。

  据李佳介绍,这看似清透的茶膏制作起来可是相当不易。宫廷记载的古法工序竟有86道之多,工序繁杂,费时费力;产量极低,且成本奇高。后经多年的研究实践后,创造了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制作工艺,避免了高温对茶膏内含营养物质和香气成份的破坏,茶味更贴近原茶本味;随着后续陈化,口感会更加醇正,陈香味更足。

  茶膏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清朝,曾一度跃为宫廷御品,成为“皇权”和“国礼”的象征,其价值也是千金难求。近年来拍场上屡见不鲜的清代茶膏拍品,也成为收藏者们热追的对象。

  2004年广州,一块清代的百年老茶膏就曾震撼了茶界,难能可贵的它居然来自鲁迅先生的遗物。

  鲁迅收藏的茶膏是清宫贡品,国家博物馆闻讯,赶在拍卖之前表示有意收藏,鲁迅后人们决定只拍卖其中一块茶膏。这块茶叶M四绿茶叶茶膏备受追捧,拍卖现场观者如云,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1.2万元成交。3克茶膏竟能拍出如此天价,可见百年老茶膏经过岁月的洗礼,仍具有越陈越香,价值斐然,品饮价值与收藏空间。

  此刻望着杯中莹光斑驳的宝石色茶汤,不禁感慨时光的缩影竟如此神奇,恍惚中想起《红楼梦》中妙玉用陈年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烹煮,才得露珠的清冽、阳光的甘爽。苦涩的浓郁,回甘的喜悦,淡泊的平静,悠长的韵味,统统融进这杯中,化作一缕心头的茶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