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茶 > 信阳毛尖> 正文

全国各地支持当地茶叶发展重视度越来越强

2021-03-17 13:30:28热度:110°C

为支持全国各地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茶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2011年全国各地支持当地茶叶发展重视度越来越强,这点姑娘茶网可以从今年各新闻里得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霍山是安徽省产茶重点县之一,现有茶园12.3万亩,年产霍山黄芽、炒青绿茶、黄大茶等各类干茶5100吨,全县有茶叶经销商300多家、茶叶加工厂400多家。于2011年2月25日隆重召开了“2011年霍山县银行业支持茶产业发展座谈会”,霍山县人行领导就今年的金融政策和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各银行和广大茶商分别提出了要求,并表示将尽力搞好协调工作,为全县茶产业的发展搞好服务。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是近年来县茶业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茶商、茶叶企业的一种创新,也是霍山县银行业创新思路开展业务的一种尝试。

国务院办公厅陈翁翔处长说:“茶叶企业是茶文化传播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茶叶企业进行茶文化传播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我们应该大力支持茶叶企业的发展,拓展茶文化传播途径,提高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大家都知道茶叶的功效与作用为健康服务”

为支持英山县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英山县工商局采取六条措施,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茶叶产业发展。一是登记帮扶。二是重点帮扶。三是合同帮扶。以合同帮农为重点,大力推广茶叶订单,帮助茶叶企业制定《茶叶收购茶叶蛋 网络语栽茶叶几年有收入合同》示范文本,实行合同备案制度,引导茶叶生产经营企业与茶农签订茶叶种植合同、茶叶购销合同,有效解决茶叶企业“收茶难”和茶农“卖茶难”的问题。四是品牌帮扶。五是市场帮扶。大力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茶叶市场秩序。六是规范帮扶。七是**帮扶。

为了改变现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衡山县质监局想尽办法多措并举帮扶茶叶企业:一是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全面摸清全县6家茶叶加工企业现状和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并根据企业经济规模进行分类建档。二是协助茶叶协会定期召开“茶叶质量提升、制茶比武”座谈会,交流质量管理经验,研究探讨质量提升方法途径。三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帮扶。今年已先后派出30多人次进入茶叶企业从质量、计量、产品检测、标准化等方面提供技术帮扶,促进企业向规范化、秩序化发展。四是引导、规范龙头企业衡山野山茶厂改善生产条件,规范质量管理提高品位,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五是力扶企业创品牌。

农行三江县支行以惠农卡为载体,投放农户小额贷款3500多万元大力支持当地侗族农民群众发展茶叶种植。在省财政厅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铜鼓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和产业资源优势,充分运用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扶持茶叶产业,把茶叶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着力进行培育,走茶产业化发展之路,创新了财政资金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形成了工作有亮点、项目有看点、发展有重点的茶叶产业发展新局面。

2001年,作为援助古丈的对口市常德,实地考察古丈茶业后,决定无偿拨款330万元,帮助古丈在省道229线附近修建了一条商业街,还特地在街内开辟了一个茶叶专业市场。提升古丈茶叶在国内外的名气,常德市政府还联合古丈县政府在专业市场内举办了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邀请中国茶叶专家为古丈茶叶走向世界出谋划策。

银行介入:“信阳红”迎来大发展,一年多来,金融机构的青睐给信阳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研究出的红茶的功效与作用不输中国任何一类其他红茶。而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在壮大信阳红茶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和地方特色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借鉴、可发展的特色之路。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资金支持已经对当地红茶企业给予了近4000万元的授信支持。

茶产业是信阳浉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除了每年的信阳茶文化节外,加上平时领导重视,提前部署。浉河区农联社早在3月初就如何支持茶叶的采、加、销作了具体安排。联社要求各信用社,尤其是位于信阳毛尖产地茶叶主产区的浉河港、董家河信用社务必把支持茶叶生产作为当前的支农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提前介入调查了解,采摘前投入资金、采摘时延长工作时间、销售时上门收款等形式,为茶农提供便利服务。

优质服务,方便茶农。按照“集中授信、分期发放、台账管理、到期收回”的原则,河南信阳浉河区涉茶信用社在采茶旺季,还设立了专柜办公,最大限度地为茶农提供方便,必要时信贷员还可以上门服务。如今快完工的羊山新区的信阳国际茶叶城也是政府和各方面扶持信阳茶叶发展的一部分。

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未来10年,我省将投资近百亿发展茶产业,把河南建成中国北方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让每户茶农每年增收3.6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