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茶 > 绿茶知识> 正文

圣谷山日照有机绿茶价格

2022-10-30 15:36:33热度:72°C

新茶特别贵,特别是清明前后的,一般的也就四五百块钱

日照绿茶是春茶好喝还是秋茶好喝

好的茶叶杂质少,叶片大小均匀,颜色翠绿,清香宜人。

每年的春茶最好,夏茶次之,秋茶最廉。

春茶在180-200元,属中等。注:非茶商卖价

好的茶叶不打折,因为产量有限。

各地的茶叶市场上南方茶叶以假乱真太多。

所以真正能到货的日照绿茶可谓珍品。

每年的第一时间的春茶,300/斤已属便宜。

以上纯属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春茶和秋茶由于当时的气温都比较低,叶子生长时间长,所以味道都比较浓。

个人觉得,只要是新茶都比较好喝,不管是春茶、秋茶还是夏茶,放久了都不好喝了。

有什么问题可以上日照绿茶网看看,可以在那更深的交流

当然是春茶最好,尤其是明前茶,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就日照绿茶而言,据我掌握的资料,在诸多日照绿茶名牌企业中,雨前茶和明前茶做得有模有样的是圣谷山。在济南茶博会上19.8万元的天价就是它们的有机绿茶冰心雪卖出来的(如图)。

春茶好喝

圣谷山日照有机绿茶价格

日照绿茶是国家驰名商标和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且在2012年启动了二维码防伪质量追溯系统。从品质上说,绿茶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单纯地问价格是没有意义,挑明了对你说吧!日照绿茶产量少,即便去日照也未必买到真的。最简单的就是买经过国家核准的品牌企业和老字号产品。我喝得时间长,比较认的有圣谷山(shenggushan)等几个牌子。

另外,春茶最贵,尤其是明前和雨前,正品卖个几千元一斤都不是事儿。一般名牌大厂线上都有卖,也有很便宜的体验装,如果不放心,可以先买一点儿尝尝。

茶叶只有优惠促销,何来打折?一般来说,除非你购买的量很大或者逢年过节搞活动之外,茶叶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还是那句话,一分钱一分货,正品是贵,但是起码买个放心和安全。产品有问题可以调换、索赔。如果只想买假货和山寨的,恕我没说。

日照圣公山传说

这个没有普!价格不一定!

最好上商场去买那里不还价!

洞庭碧螺春在苹果商店“上架”

  本报讯(记者 赵俊聪 张衡)昨天,韩国25家茶商组团向苏州一家茶厂提出购买意向,并初步定于4月底来苏访问茶厂。而这些韩国茶商最初却是从苹果手机的一款软件上,了解到苏州有一种名茶叫“碧螺春”。

  韩国茶商在苹果商店内下载的这款软件应用名叫“洞庭碧螺春”,于3月6日上线测试,3月20日正式发布。这是苏州碧螺春茶首次借助手机客户端向全球发布信息,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第一个在苹果商店(Apple Store)上发布的应用。据该应用的开发者联展科技负责人储海晋介绍,“洞庭碧螺春”是一个服务茶农、茶商、茶客的公益性平台,也是推广苏州地域品牌走向世界的新媒体尝试。“农产品销售通常都存在一个问题,源头与终端之间存在太多的交易环节,导致许多蔬菜、水果、茶叶在零售端售价很高,但农民却只能挣个小头。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可以缩减更多的中间环节,一方面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也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而最初我们想从碧螺春开始这种尝试。”

  据了解,下载了该应用的用户可以通过苹果手机或ipad直接与碧螺春的茶农联系,还可以查看茶园的具体位置以及前往茶园的交通(利用精准的GPS定位)、茶园内部的实体场景,以及茶农的基本信息、资格证书等。如果用户需要购买,还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订单。此外,设计者考虑将来在茶园内安装3G摄像头,用户通过网络查看采茶、炒茶、加工包装的全过程。这可以让整个过程更透明,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苏州的茶文化。

  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宣传传统农业,“洞庭碧螺春”是首个尝试,而这种尝试也正为传统农业的品牌传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据介绍,在完全没有对外宣传的前提下,“洞庭碧螺春”上线测试的时候,就有了3000多次的点击,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不少茶客已经抢先下单尝鲜,更为意外的是,这款软件引起了很多国外用户的兴趣:日本东京都立花博之先生预订30斤; 日本东京都调布市成泽真佐美小姐预订30斤; 荷兰爱因霍芬市市经济处订购20斤,并有意派市代表团来访……

  通过移动互联网,碧螺春的品牌推广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拥有了更大的辐射面,同时这也为搭建惠农帮农新型平台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据开发者设想,今后在这一基础上将建立更多品质可证、源头可溯、成本可控的惠农帮农新平台,覆盖更多的农产品项目,将更多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直接推向消费终端。

西湖龙井市场乱象“防伪”商标缺乏监管

  “防伪”商标缺乏监管,企业对此表示质疑龙井茶“防伪”行得通吗?

  2012年3·15打假日前夕,西湖龙井再次重磅出击。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下称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发布消息称,今年将在22家西湖龙井茶销售企业和2家合作社试点推行西湖龙井统一包装,并在三年内全面推行。届时,未使用统一包装的西湖龙井茶,将不允许以“西湖龙井”的名义在市场上销售。西湖龙井要穿上统一“制服”了。

  其实,西湖龙井的“治假”行动,此次并非首发。近年来,西湖龙井已经陷入了“年年打假年年假”的困局。

  天价背后的乱象

  500克西湖龙井头茶卖出18万元天价,2012年西湖龙井预售义卖会上的这一幕令人咋舌。

  当然,这并非常态。但据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副会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介绍,2001年,西湖龙井头茶价格约为每斤700元,而2011年,某西湖龙井茶销售企业头茶价格每斤高达3万元,10年间涨了41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好茶的产量不多,所以,生产一斤最好的西湖龙井茶成本约4000元,而较差的茶只需200元。

  西湖龙井的高额利润,吸引逐利者不断闯入。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西湖龙井茶达到3000吨左右。但据2010年杭州市政府公开的《关于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面积共1.674万亩,其中西湖龙井茶基地面积为1.368万亩,年产西湖龙井茶仅800多吨。

“茶叶市场中的散茶和使用‘西湖龙井’通用包装的西湖龙井茶,是假西湖龙井出现的最主要形式。”戚国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些茶,大多是产自浙江的钱塘龙井或越州龙井,“甚至还有铁观音”。

假冒西湖龙井在形态上与正宗西湖龙井具备相同的特征:扁长、光滑、绿黄色。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仅凭外形将它们与正宗西湖龙井区分开来。

“防伪”商标缺乏监管

  西湖龙井的“防伪战”已经打了11年。

  早在2001年,杭州市政府就推出了“龙井茶防伪标识及其保真系统”。此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和龙井茶产业协会还相继实施了开设专卖店、二维条码认证等多种“防伪”办法。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在政府的支持下担当了打假与防伪的主力——每年,政府会提供几百万元资金维持协会的运行。

  但令人沮丧的是,产业协会可以通过核定种植面积、限量发放的途径控制防伪标识的数量,但并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来确保防伪标识一定被用于正宗的西湖龙井。

  “拿到防伪标志以后,即使贴在假西湖龙井茶上,也没有人来监管”,因为“这么多企业和茶农,哪里管得过来?”当地茶农透露,“正宗的西湖龙井,即使没有防伪标识,也不愁卖。”

  质量监督体系和流通体系的失控,使正宗西湖龙井无法摆脱假冒西湖龙井的围攻。甚至于,为了防止假冒而产生的防伪标识和原产地标识,反而成了掩护假冒产品的“保护盾”。

  直到2011年7月18日,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湖龙井防伪终于有了法律依据。?

  按照《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的许可,使用“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视为侵犯商标权。

这一规定,正是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实行统一包装打击假冒产品的依据。“统一包装没有我们授权,就不能印制,也不能销售”,否则“就是侵犯我们的商标权”,“各级工商都可以去查处”,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统一包装由试点企业和印刷厂签订合同制作,费用为21元/个,印刷厂制好后交由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发放给企业,之后协会会对包装内产品进行抽查,以监督统一包装用于真正的西湖龙井产品。统一包装还将与防伪标识结合使用,并由使用单位全程跟踪记录产品流向,能“达到更好的防伪效果”。

  善举遭质疑

  但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此事。

  北京茶叶协会福安协会会长林瑞富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质疑道:“包装统一之后,如何保证里面装的就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呢?”

  对此,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解释说,相关职能部门会对统一包装的每一批茶进行检测。但是“这与以前有什么区别,不过多了一个盒子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仍然不看好统一包装的防伪效果。

  “如果统一包装被制假者回收,会出现更多的假冒西湖龙井,到时候,消费者就更加分辨不出真伪了。”在网上销售西湖龙井的茶农“茶易得”担心西湖龙井遭遇茅台酒相同的命运。

  22[推荐阅读::茶水是酸性还是碱性,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家试点企业之一,西湖龙井老字号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朱健则担忧,统一包装过于突出公用品牌,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企业的品牌。其他试点企业则是“行动上响应,态度上观望”。目前,西湖龙井茶产业已经进入“有名茶无名牌”的窘境。

  2011,西湖龙井以50.33亿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冠军,但“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前20名中,西湖龙井产品品牌无一上榜。

  “西湖龙井要做大、做好,必须以两三个企业为主打,”朱健认为,“包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媒介,统一的包装很难体现企业的特点,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实习生苏琳北京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