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茶 > 绿茶知识> 正文

碣滩茶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

2021-01-12 10:30:06热度:330°C

  碣滩茶,得名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滩茶”,产自湖南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碣滩山区。碣滩茶为绿茶,其形、色、香、味均独特无二,其外形条索紧细,挺秀显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持久,有栗香气,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最为奇妙的是,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一人品茶满屋香气,正是碣滩茶与众不同之处。1972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曾向周恩来总理夸赞碣滩茶,并称之为“中日友好之茶”。

  碣滩茶历史渊源

  追溯沅陵茶史,有史记载的距今就有一千八百年以上。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武陵七县即含沅陵县。东晋裴渊《坤元录》亦载:“无射山多茶。”无射山即是沅陵境内的无射山。

  唐代时沅陵所生产的“碣滩茶”就已经被列为朝庭贡茶。据唐《辰州府志》记载,“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者为最,今且已充上贡矣。”早在唐代以前,五溪境内的碣滩周围几十里就有茶树的自然群落,高山云雾出好茶,“碣滩贡茶”“官庄毛尖”久负盛名。

  碣滩茶系我国云贵茶叶组系,源远流长。据考早在唐代以前,碣滩周围几十里就有茶树的自然群落。明朝朱元璋改水路驿站为陆路驿站后,碣滩茶被大量移栽到了沅陵县属“辰龙关”前的界亭驿(今官庄镇界亭驿村)。从此,碣滩茶便逐渐衰落,而官庄界亭驿茶日趋兴盛。

  1972年冬,垦恢复碣滩茶园。为保持碣滩茶原有质地,对留存下来的古茶树采用插枝、埋芽等办法,进行无性繁殖,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清朝名臣左宗棠率军征南蛮,途径官庄,适逢怡溪山洪爆发,左宗棠滞留官庄三天。期间因慕名官庄毛尖亲赴茶坊,品尝后称奇不已,因号令“南征途中,三军饮茶非官庄毛尖莫属”。号令下,官庄茶行茶坊茶农中之存茶,罄售一空。

  民族英雄林则徐西赴云南主考,途径沅陵,时有辰州知府张明设宴,特赠官庄毛尖以示诚尊。林品之大为称奇:“郡内有天下第一关,孰之亦有天下第一茶!”。知府特赠联以谢其美誉:“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会见中,说到了辰州碣滩茶以及在日本的流传。当时,周总理也不知道碣滩茶产茶叶作用的历史起源于何地,就通过农业部门从上至下寻找,终于在沅陵沅水江畔的碣滩山上找到了碣滩茶。然而,由于战乱与文革等多种原因,碣滩茶园早已荒芜,碣滩茶也有名无实。

  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1973年,碣滩茶园开始恢复。1980年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攻关碣滩茶。1982年,中日青年友好代表团访华,一大批日本友人到湖南来访问茶叶,碣滩茶被特别推荐。

  碣滩茶故事传说

  关于碣滩茶,民间还流传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碣滩山下住着父女俩,老爹七十有八,身板硬朗。女儿年方十八,模样俊俏。因这女儿是老爹六十岁那年在滩边捡到的,人们都管这女娃叫“捡妹”。老爹-辈子在碣滩码头摆渡为生。因家中无茶,只能将米炒焦,然后用开水冲之而喝,要是有杯香茶解渴该多好啊!父女俩常常这样想。一天夜里,捡妹睡梦中朦朦胧胧来到碣滩山坡,发现山顶上有一块坪,坪里长着一些似竹非竹、似草非草的绿树,有几个穿红着绿的姑娘,说说笑笑,在绿蓬丛中穿梭。捡妹正欲上前施礼,一团云烟飘过,姑娘们便无影无踪了……第二天清晨,捡妹好奇地提着篮子上山了。

  她踏荆踩棘走到溪的尽头,爬上坡的险处,正愁无路可行,突然,从刺蓬里窜出-只白兔子,她追着白兔跑,跑着跑着,眨眼间,白兔钻进了一个岩洞,她也跟着进去,出了洞,她一下子懵了,白兔不见了,只有云雾在眼前飘荡。弯腰细看,发现自己已到了梦中的草坪里,一蓬蓬青翠欲滴的小绿树,畅着嫩尖,伸着细叶,仿佛在向她致意,她乐不可支地-朵一朵摘了起来……篮子装满了,她笑着唱着回家了,经过炒焙,茶叶制好了,捡妹泡了一杯端给老阿爸,顿时满屋飘香,老阿爸品一口,拍手叫绝,连连称好。后来,客人们喝到捡妹泡制的茶水时,无不赞扬。捡妹发现好茶的事很快被一个财主知道了,财主带人“请”捡妹去制茶,捡妹不甘心好茶被财主霸占,手提茶壶便跑,财主和家人随后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捡妹将茶壶朝后掷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茶壶变成了一座山(即今碣滩南面的银壶山),将路堵住了!财主气急败坏,只能望山兴叹。从此,捡妹再也没有回来,但是,她采过的茶树却越长越葱笼;碣滩人也学会了制作茶叶,他们制作的茶叶也越来越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