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黑茶知识> 正文

70年代六堡茶多少钱

2022-11-04 22:55:03热度:65°C

旧四大件指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大约3600元

五十年代老六堡茶

六七十年代的一百块相当于现在二千块,那个时代钱值钱人们也挣不多都穷苦,有一百块钱那能买好多多东西的。

50-70年代” 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显贴着计划经济的标签。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这“四大件”会让上了年岁的人如数家珍。是它们伴随着百姓走过了一段能让人开怀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泪下的历史,而他们一生中的某段人生经历已经和这“四大件”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在其头脑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因为一块手表曾经就是她的嫁妆,而一辆崭新的“飞鸽”或“永久”也许使他当上了新郎。那时的“四大件”无疑是财富的象征,以至于成了人们争相炫耀的资本。那时,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街上闲逛,其得意的劲头和现在开辆“大奔”去市场买菜的心情,估计是一样的。所以买一套四大件也不少钱啊,但一定比现在便宜。四大件的每一件都是100多,当时每个人挣钱也少,那么四件加起来大约不超过500。

我爷爷奶奶6七十年代结婚的,当时的彩礼是100块,现在彩礼是18.8万,我觉得按照这个折算差不多20万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第二十一回 价格倒挂 收购政策失误

  老茶人陈振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堡茶衰落的另一重要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茶叶收购价格偏低,农民比对后觉得种植茶叶‘?掂’,所以一年一年慢慢把茶园荒弃。”

  曾经有人在1953~1955年对六堡茶进行了成本调查,每50千克(当时流行的计量,100斤称之为一担)六堡茶的生产成本为28~36元,而1955年收购价格仅25元,低于生产成本11元,也就是说,种一担茶亏11元,种茶制茶越多,就越亏。最低的时候,茶价竟跌到了18元一担(50千克)的收购价,过低的收购价,严重地挫伤了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

  据了解,当年的收购政策还侧重于烘青绿茶的收购,而且在价格上予以倾斜。资料显示:1954年以后,六堡茶便统一制定了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各个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绿茶(不经后发酵工艺)收购价格还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地区干脆直接做烘青绿茶,茶农们省去一道后发酵的工序,减少了麻烦,还节省了制茶的时间。这种做法,客观上导致了茶农纷纷不再用六堡茶传统后发酵工艺生产的地道六堡茶,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当年执行的这些不利于发展传统六堡茶的收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被人们所总结出的“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几个六堡茶衰落的因素,并最终导致六堡茶在港、澳以及出口市场的衰落。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

  当年水力带动的木制揉捻机(当地人们也称“磨茶机”)陈列在梧州市鸳江丽港侧六堡茶美食长廊中。

  资料显示当年两种茶的收购价格差异:

  广西1950~1980年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中准价)

  年度   六堡茶价格    烘青茶价格

      (元/50千克)  (元/50千克)

  1950    30.30     34.00

  1960    48.00     58.00

  1970    75.00     85.00

  1980    106.00    114.00

  一直以来,六堡茶收购价比烘青茶低7.5%~20%。

  苍梧县1955~1961年六堡茶收购价(元/50千克)

年 度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收购价  25.00  21.00  28.50  24.30  18.00 22.00  24.00

  1954~1960年六堡乡(后改公社)茶叶产量统计

  (按这个数据,1955~1956年较高产。最高产年为1956年,50万斤多,到1961年开始锐减)

  年  度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产量(吨)  174.1 212.8 254.2 131.95 112.2 150.95 75.00

第二十二回 摒弃传统 名茶元气大伤

据了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下,六堡茶的生产每年虽然是保持一定的产销数量,但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很多消费者反映,生产出来的六堡茶质量难以保证,也渐渐失去了原有工艺特有传统风味。

  导致六堡茶产销停滞的原因有很多,出口主销区政治、经济因素、人们消费口味的变化、其他品种茶如普洱茶对市场的冲击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公社化或大队集体的茶场、茶厂,茶农不再有当年的积极性,在茶园护理、传统开发、工艺研究、质量把关等多方面都渐渐流于形式。曾经传统驰名粤港澳的名茶六堡茶,老人们觉得其“变了味”、“没有了以前的味道了”。

  说起工艺的变化,六堡镇一位老茶人说,六堡茶的工艺从最初的茶农加工,到后来分初制和精制,再后来诞生出沤堆工艺,直接通过工艺做出“陈”、“红”的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港的消费习惯,受到欢迎。但或许正是这种工艺的演变,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传统口味而渐渐失去市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老茶人的回忆中,经过困难时期后,元气大伤的六堡茶种植和生产依然承担起“出口创汇”的重任,不过,其竞争优势往往更多是“曾经驰名的名茶”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了。据陈振东老人回忆,在大约1974年~1975年左右,以及之后的几年,曾经大搞梯级茶园,也曾经努力想把六堡茶重新“做起来”、重振昔日雄风,但茶农们依然缺乏种茶制茶的积极性,谁也不去操心这些,最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衰落。

第二十三回 岁月蹉跎 产业停滞不前

据资料显示,在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整个广西的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据老茶人回忆,在1983~1984年更是走向一个大的衰落。当地人们渐渐对放弃种茶制茶。

  到1989~1990年左右,更有部分用茶场来种植湿地松。“拿这些茶园茶场来种湿地松,真是太可惜了!”陈振东老人说起这事,还是这样的激动,“湿地松长高了之后,下面茶树的光照少了,雾水也少了,其发达的根系和一同生长的蕨类荒草更夺取了茶树的养分,(站长 推荐:乌岽单丛茶属于什么茶,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茶树的生长会受很大影响,甚至枯死。”

  陈振东老人说起,在现在这些曾经做过茶场的山上,依然可以在湿地松的下面可以找到一些“老茶头”(作者注:当地指老茶树根),有些掩盖在杂草枯叶中,假如把周边的湿地松铲去,重新翻整土地,施肥管理,或许还有部分“老茶头”能重新长起来呢。老人还说,这样的做法叫“代艾更新”。但据笔者了解到,要让昔日数千亩的茶园,全面“更新”或种植还牵涉到很多问题,并非容易。但笔者认为,只要整个六堡产业都认识到“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这个品牌价值,同心协力,六堡茶一定会重现甚至是超越当年的辉煌的。

改革开放后,重新调动起茶农的积极性,六堡茶又渐渐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在21世纪初,六堡茶,这个久负盛名、历尽沧桑的传统名茶也翻开了兴盛的一页。

第二十四回 继承传统 抓住发展机遇

与香港茶友陈生谈起六堡茶,他说,他阿叔以前很喜欢喝茶,六堡茶是其中一种。自小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喝茶。他记得他叔叔曾经说过,以前,靓的六堡茶在香港是很“矜贵”的,比之普洱和其他粗茶,算是较有档次的。在十年前(他叔叔去世前)说起,曾说现在这个六堡茶,说跟以前不同了,原来的六堡茶不是这个味道的。陈生说,他现在喝六堡茶,不知是喝的茶不好,还是普遍整个工艺问题,或者是后期陈化不足的问题,确实喝不到当年叔叔存留那种六堡茶的味道。他希望今后真能再重新喝到传统工艺和风味的六堡茶,让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四)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四)

第十六回 沤置隔夜 实践形成工艺   

黑茶源于何时?传统六堡茶的工艺是在何时基本定型?对此业界有诸多探讨。说起六堡茶的这段历史,笔者试着从工艺形成的角度做一下分析。

  一种比较权威的学术观点是:唐朝之时,茶叶是蒸青饼茶,陆羽就以烹茶方法不同而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到了宋朝,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宋朝贡茶种类较多,不是片茶就是腊面;散茶是宋末的产品,花色也不少。

  到了元朝,团茶逐渐被淘汰,散茶大发展。一直到了明朝,茶叶开始脱离单纯绿茶的做法,“原始”的发酵工艺开始出现。在长期的茶叶采制劳动实践中,人们发现经过发酵的茶叶做出的茶叶别具特色,于是人们逐步做出了红茶,黄茶、黑茶。具备黑茶工艺雏形的六堡茶最早应起源于这个时期。

  根据老茶人陈振东回忆,以前一直以来的传统做法,是杀青后,揉捻,堆放隔夜,再烘干。至于形成这种做法,有其本身原因:在一般茶农家,由于要兼顾其他农活,从一早采摘茶青,到晾青,之后杀青(当时是手工炒),再到揉捻(当时是用脚踩),做好已经是比较晚了。于是,沤放一晚,明天再烘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当时,烘干是用一个当地称作“甑”的竹编箩筐,一次只能够烘几斤最多不过十多斤的毛茶,而且,往往烘干一批,最起码需要1~1.5小时。其他揉捻好还没烘干的六堡茶,都需“沤”放在一旁等待。

  六堡茶的后发酵工艺很早就形成了,历史相当久远。在六堡镇很多老茶人的回忆中,烘干前的“堆放一夜”的做法,是很早之前就是这样了。至于这样“堆放一夜”原因,其实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当时的一种烘干工艺的滞后。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很快发现,这样经过堆放一夜的六堡茶,让茶叶于空气充分接触,汤色变成黄红色,苦涩味变得醇和,更为好喝,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于是便逐步形成作为一个工艺而固定下来。

  这种工艺的形成,估计得益于早期六堡茶行销粤港澳等地时,得到市场追捧而逐渐定型下来的工艺。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随着六堡茶产量的提高,在烘干技术没有大幅改进的情况下,这种烘干前“沤放”一边,等待烘干的做法,就更为明显。对后来逐步形成六堡茶特有的黑茶后发酵沤堆工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十七回 堆放发酵 早期渥堆雏形   

后发酵工艺做法久远,在六堡镇老人的回忆中得到证实.手头可查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57年6月出版的广西省(当时称广西省)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采制方法》上明确写着:“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乡,炒制比较特别,既不是红茶,也不是青茶,是我省特有的特产,所以就以产地定名叫做六堡茶。主要的特点是杀青、揉捻之后,堆放几点钟进行后发酵后,再行干燥……”这里就明确地提到工艺中的“堆放”几小时的“后发酵”工艺。

  并且,书中还明确地说:“发酵又和制红茶有些相似,但红茶不炒即发酵……六堡茶炒过才发酵,发酵时间相当长……所以,又叫后期发酵茶。”

  而且,在这本书中记载的中,将“堆放发酵”作为一项工艺明确写着:“发酵的方法是:把揉好的茶叶解块抖散后,铺在大簸箕或篾簟(作者注:竹制席子)上,厚约三四寸,让它自然发酵变化,经过一夜,约六七点钟的工夫,茶叶由青绿色变为青黄色……”可见,这些“后发酵”做法已经在当时作为一种成熟工艺,印发书籍加以推广统一。

  从这本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六堡茶的这种“后发酵”作为一种工艺进行生产,比普洱熟茶的1974年的普洱熟茶生产要早很多。

  在《制茶学》这本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中有关于六堡茶初制渥堆的描述:“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苦涩味减除,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转变。”“渥堆叶堆积厚度依气温、湿度、叶质老嫩而定,一般堆高33~50厘米,若用箩筐渥堆,每筐湿坯20公斤左右。气温高时薄堆,嫩叶薄堆,老叶厚堆压紧,渥堆中翻堆1~2次,将边上茶翻入堆中,促进质变均匀。渥堆时间,视叶质老嫩、气温高低和天气等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气温低、雨天,叶质较老,渥堆时间略长,反之,则较短。通常为10~15小时。”

  从这些做法中,依然可以看到六堡茶初制时,“堆放墙角”或“用箩筐湿坯渥堆”这些传统做法,也可以看出后期熟茶沤堆工艺的雏形。

第十八回 后发酵茶 先于普洱熟茶   

在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的一篇《云南熟茶》第一句话就说到:“众所周知,云南生产熟茶始于1974年。”里面考证道:“我查阅了与紧压茶生产有关地区大理、版纳和思茅的文史资料,1974年以前都没有熟茶生产的记录。”他文中还记述了:“1948年以前,云南只有紧压茶到港。50年代初云南货到港大部分改为散茶。”

  而恰恰是建国前后的这段时期,正是六堡茶在粤、港、澳、南洋一带以箩装散茶形式风靡一时的时候。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云南普洱茶同样以散茶的形式冲击市场。这个期间,受六堡茶沤放后变得醇香的启发,香港茶商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地窖、仓库等特殊温湿环境,用人工方法促进六堡茶、普洱茶的后发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至五十年代后期,香港的茶楼逐步以这种“发水茶”为主,消费者普遍喜欢喝有陈香味红汤褐底的熟茶。

  邹家驹先生的书中还记述道:上世纪“50年代,内地同香港几乎没有沟通,但香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消息还是传了进来。1955年11月2日,(云南)省公司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由于缺少资讯,试验不了了之。”而经过多方学习、探索,最后,才在1974年成功生产出普洱熟茶。

  据梧州茶厂的老工人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经有云南来的同行到梧州茶厂学习后发酵技术制作熟茶,据说,梧州茶厂还保留着这方面的资料。

第十九回 浮夸成风 茶场改种木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