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黑茶知识> 正文

怎样沏普洱茶 冲泡普洱茶的流程 泡普洱应该把握的三个因素

2022-11-04 15:10:05热度:28°C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香气随年代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往往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要做到细微的变化,就要注意酿造方法。普洱茶一般按年份分为新茶(3-5年)、中茶(7年、8-10年)、老茶(10年以上)。

普洱茶无论哪一年冲泡,都要把握三个因素:茶量、水温、时间。

倒茶量:倒茶的量要根据所用的冲泡碗或紫砂茶壶来确定。传统的茶水比是1:50,也就是说冲泡1克茶需要50毫升的水,但是冲泡的时候不需要太严格。

对于盖碗,它们的规格从80毫升到300毫升不等。150 ml或180 ml是2-4人喝茶的最佳选择。建议抛7-8克茶叶。选择200-300ml茶壶。当然,爱喝茶的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茶汤的喜好来调整茶的量。

:的水温与普洱茶的年份、原料的年代、嫩度等密切相关。鲜普洱茶和春茶的冲泡温度为92-95。中期茶和老茶用95-100的开水冲泡。但是不同地区的海拔和气压也会影响开水的温度。比如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平原和沿海地区。这里的开水温度一般在94左右。平原地区也有一定的海拔。根据天气情况,开水温度在96到98之间。

酿造时水温由低到高,前期水温略低,后期水温适当上升。比如我们冲泡春茶,水温是92-95,也就是开始水温是92,第7、8泡水温升高,所以我们用95的水冲泡,因为随着泡数的增加,茶叶中的物质含量降低,后期水温升高有利于风味和香气物质的浸出。

时间:冲泡的第三个因素是时间,即前期注排,后期注排。普洱茶耐冲泡。根据具体情况,可在7、8次冲泡开始时冲泡20-40(站长 推荐:普洱茶小青柑怎么泡,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S。酿造时间在尾期延长。

做普洱茶看似简单,但要做出一杯香甜可口的普洱茶,一定要多注意细节。以上“三要素”要求我们熟悉冲泡普洱茶的具体信息,如年份、是否是春茶、水温等。

相关话题:冲泡普洱茶/泡普洱茶/爱茶/茶壶

鄂尔泰将普洱茶带入清朝皇宫

云南普洱茶历史久远,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著述中对普洱古茶树有记载。然而,普洱茶真正为北方人所了解、尤其是成为皇宫贡茶,则要归功于清朝的云南总督鄂尔泰。

雍正时期,思茅设官办茶叶总店

清朝于公元1644年建立,1659年(顺治16年),清朝的统治势力到达云南。雍正皇帝指派满族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1726年(雍正4年),鄂尔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废土司、设官府、置流官、驻军队,加强行政统治);1729年设置“普洱府”治,1735年在府属的思茅镇设立行政组织“思茅厅”(辖区包括今之西双版纳)。于是思茅的普洱成为六大茶山茶叶的购销集散中心,集市贸易相当繁荣。

清朝为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鄂尔泰总督于雍正7年在思茅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指派“通判”官员亲自掌管总茶店,推行变相的茶叶统购专卖的土政策,不许私相买卖,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以图博得皇上欢心。

普洱消食解腻,在京城名声大震

与各地贡茶比较,大叶种的云南普洱茶,茶味与茶性都不同于小叶种茶,深得帝王家青睐,视为罕见名茶。究其原因,在于深山老林原始大茶树的大叶种茶,具有茶味特别浓厚的特殊品质,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并有治病、保健的作用。

清朝满族祖先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肉食为主,进入北京成为帝王统治者后,养尊处优,饮食珍馐无所不极,需要一种消化功力大的茶叶饮料。而普洱茶正具这种特性,于是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深得帝王、后妃及官员的赏识,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尤其每年冬季北方气候干燥,皇宗贵族们总是多饮普洱茶。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云南普洱茶很快在北京名声大震,社会咸闻。乾隆年间,文人曹雪芹有所闻知,便在其描写贵族生活的《红楼梦》一书的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中写出贾宝玉喝普洱茶、女儿茶助消化的文字。

清宫权贵们爱饮普饵茶的风尚代代相传,直到晚清时期宫中仍然如此。清朝灭亡后,从一些出宫的太监、宫女们所述皇宫见闻中也有反映。例如曾经伺候慈禧太后日常生活八年之久的宫女说:“老太后进屋后躺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杯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胃能解油腻。”

进贡清宫普洱茶在思茅采办

普洱茶山行2/茶痴遇见活神仙

家里有三棵巨大茶树的张老伯,七、八十岁了,还背着重孙满寨转悠,一听我对麻黑茶有些微词,便不服气地揣起柴刀带我们上山。

麻黑寨的张老伯,抽着水烟谈起茶山的故事。

走了几里山才看见他家的树,每棵都有两三层楼高,他也不脱鞋,奋力一蹿,双臂吊上树干,像猿猴一般蹭蹭爬上去了,还坐在树梢上唱茶歌,简直一个活神仙。

这样的大茶树越高,茶味越好,但一年只有三、四公斤产量,大部分都做了单枞的古树茶,这些茶大都被当地茶商和熟客预订了,但有耐心和恒心,机会还有。

跟着张老伯在山上转了半天,躺在树下听他唱歌,看他滋滋有味地抽水烟,讲了许多故事。回到他家,看见太阳下放了三、四十个大竹匾的晒青毛茶,他让我猜哪匾是大古树?放眼看都是黑呼呼、油亮亮的,只有一匾银光闪烁,全是白里透金的嫩芽,除了它还有谁?

老人笑道「算你有缘分」,一松口,就把三公斤单枞的大树茶给我了。

他家已经四代了,儿子孙子想说什么也太晚了。

「以后,三棵大树里的一棵,每年我都给你!」老人当场拍板,因为他看过我自拍自写的普洱茶书《山外有山》,知道我是一个「茶痴」,孜孜不倦地追求古树茶的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