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黑茶知识> 正文

六堡茶的存放

2022-11-04 12:25:10热度:24°C

六堡茶的保存方法除了阴凉、避光,无异味之外,六堡茶存储的要点,在于适度通风,保证茶叶可以进行有氧发酵,湿度适中,不能过干或过湿,一般50%-75%比较合适,过干的环境,茶叶几乎没有转化,过湿的环境,茶叶会滋生杂菌,发霉变质。

六堡茶不宜密闭,若茶有仓味,可置於空气中,待其仓味散尽再储存。若茶汤口感紧或涩,可将茶片剥散或摊开,待其自然回润,益增其滋味之丰富及香气。应远离厨房及有怪味处,千万不可烘焙(即使低温亦不可)。散仓味以每年十、十一月吹北风时,让自然风吹最佳,因北风乾燥,湿度在五十度上下(平常约七十度),另外在非下雨天时用电风扇微风吹亦可,注意勿受太阳光直射。有气之茶(以50年代居多)如不立即品饮时,应保留其外纸及竹壳,以护其气,品饮前再将外纸去除,剥开回润,经常品饮,即可渐入佳境,回润至适当时,即可用纸包裹储存。无气或略有仓味的茶,宜将外纸斯去。清理乾净,适度透气后再储存。整筒竹壳茶饼若无仓味,可用外纸包裹存放,纸有调节作用可挡过度湿气。以冷气送风会过於乾燥,想去除仓味时可用此法.但仓味去除后,仍需以自然空气.适当的湿度来回润。

微观六堡茶——(3)为什么好的六堡厂茶(熟茶)难找?

“来,试试这个茶看如何?”话音刚落,一杯茶就摆在了我的案头,这是今天小茶仙让我试的第五款六堡熟茶。

自从严选105金花六堡茶忽然一周之内售罄了以后,小茶仙和茶探长就开启了疯狂的找茶模式,这俩人跟着了魔似的,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不停地寻茶、试茶,还把大伙都拉上,一定要找出另一款能媲美严选105的熟茶。

茶探长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四处找寻六堡茶藏家和制茶老师傅,找到后便坐着不动窝了,试试这个茶尝尝那个茶,一坐就是半晌,临走还不忘打包一份茶样回来。。。拽上大家,接着试!

小茶仙呢,则是找几家规模大一点的茶店,提前规划好线路,小电车一开,把各种年份各种口感的茶打包回来招呼大家一起试!时不时还翻以前尝过的茶重新再试一次,生怕好茶被自己错过。

▲小茶仙带回来的茶样,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看,这就是小茶仙和茶探长近大半个月寻茶的日常!或许大家会觉得只是找一款熟茶而已,至于嘛?

接触了解六堡茶两年多以来,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找好的生茶相对较容易,无非是价格问题,找到好的六堡熟茶真的是太难太难了。我想到生茶的时候,立刻脑海里会有很多款值得喝的生茶,而熟茶却有限。

今天,咱就来聊聊为什么好的熟茶难找这档子事。

1 原料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不常喝茶的人,对六堡茶的印象,多半来自于熟茶,即茶汤是红的,入口不刺激,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还能减肥,在六堡茶的世界里,熟茶的产量远高于生茶。但或多或少,市场存在着对熟茶的蔑视,比如老茶客不喝熟茶,或者认为熟茶没有存放价值等观点。久而久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充分发挥了其引导的作用,“适口就行”的六堡茶熟茶成为了市场的主力。

消费市场有这样的看法,茶企基于竞争和成本的压力,不敢或不愿用高价的原料制作六堡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其实,六堡茶的制作,对于茶青的要求并不算高,并不像绿茶那样,一定要用春茶。一般而言,适制六堡茶的茶树品种要求叶张厚实、内含物丰富,需要茶叶内的茶多酚含量较多,换句话说就是滋味较苦涩,六堡群体种、桂青种都是传统适制六堡茶的茶树品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六堡茶群体种的种植还在恢复阶段,产量低自然价格高,即使是群体种的夏茶,采购成本也要50-70元/斤;另一个茶树品种桂青种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很多广西传统茶区的桂青种茶树退化,产量降低,灵山,上林地区的桂青种毛茶,也是产量少,价格高。

广西传统的茶区,更多是改种上了产量较高的,如福云六号、桂绿一号等茶树品种,这类茶的酚氨比低,更适合制作绿茶,但经过渥堆发酵制出来的六堡茶滋味较淡薄。

▲福云六号

▲桂绿一号

2 工艺

六堡茶熟茶的制作工艺诞生于50年代,而真正到近年才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标准,但这种标准仅仅是指导意见,更多要靠长期在生产一线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需要承担高风险的。

六堡熟茶的每次发酵,至少要用1吨以上数量的毛茶才能构成渥堆环境,然后就是长达几十天的发酵,茶叶中的微生物菌群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极为快速的化学反应,稍不留神就有发酵不足,或者发酵过度引发烧芯的风险,这数量庞大的茶青就算是废了。

▲正在渥堆的六堡茶

没错,熟茶发酵制作绝大多数是要凭制茶师傅的经验,潮水比例,堆芯温度,翻堆时机等等,这些都是考验制茶师傅的水平。此外,在渥堆的几十天时间里,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都能影响到最终茶品的质量,需要师傅根据实际的情况随机应变,完全是靠多年经验的积累和个人的悟性,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即便是相同的原料,同一位师傅,制出来的茶的滋味口感也不会完全相同,最多是接近而已。

最难把握,应该就是度,发酵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合适”,这个度是最难把控的。

▲发酵偏轻的六堡茶,叶底呈黄绿色

▲发酵偏重的六堡茶,叶底黑褐色

此时,我想起一位制茶老师傅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六堡茶渥堆工艺,易熟难精。

3 仓储

六堡茶的陈化,仓储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传统的六堡熟茶是需要经过三年的陈化方可出厂上市销售,但现在很少能有企业做到,几乎都是陈化半年或者一年就包装出售。在利润、效益的驱使下,茶企几乎不大量囤茶,所以六堡茶的仓储大多集中在梧州、南宁等地较大的经销商或者藏家手中。

另一方面,六堡茶的仓储能力、技术水平并不像普洱茶一样,有专业的恒温恒湿仓库且规模巨大,各经销商或藏家对于六堡茶的仓储各施其法,有放防空洞的,有放农村旧泥砖屋的,也有放在靠近山边的一层楼房里,还有更多……而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商品属性的六堡茶也会从这个经销商流通到另外的经销商或者消费者手中,几经易手,茶在不同的仓库环境中流转,造成了六堡茶转化的百家百味。

▲堆放在仓库里的六堡茶

如果遇到不专业的茶商,甚至有可能把一款茶“放坏”了,我就曾经在不同的商家试过某茶厂的同一款茶,经过8年的仓储,一个汤香水甜,另一个汤滑水薄,不看批号根本不知道是同一款茶。

结语

其实六堡茶熟茶的贡献(推荐阅读::什么红茶最好,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 关注:www.guniangcha.com)并不仅仅是加速陈化,可以现喝。熟茶独特的口感依然有极其迷人的魅力,只是现阶段,对六堡茶熟茶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茶探长又来拽我去试茶了。

隔夜茶不能喝?我有六堡茶,隔宿不变!

说起隔夜茶,相信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倒掉。的确,我国是一个以生产绿茶为主的国度,甚至绝大多数的茶类在早期都是绿茶工艺,而绿茶茶性寒凉且容易变质,如果隔夜放置,会对肠胃有影响,容易拉肚子,所以隔夜茶不能喝的说法就一直流传开来。但是,在茶届有这么一款茶,隔夜不会馊,它就是六堡茶。

对于六堡茶隔夜不馊这个说法,许多茶友都持怀疑态度,但历史文献却早已印证了这一说法的准确性——在清同治版的《苍梧县志》有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这里面的茶说的就是六堡茶。隔夜的六堡茶不仅能喝,对于隔夜的六堡茶新茶而言,经过一个晚上的晾置后,能改善新茶的苦涩味,使茶汤变得更醇厚顺滑,滋味更浓,汤色也转为红浓明亮。

县志的记载简洁明了但是不够生动,那么一位新加坡茶商的亲身经历将会是最生动的佐证。这位茶商叫魏荣南,是新加坡茶叶进出口商会会长,同时也是当地大茶企——南苑茶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苑公司)的当家人。在20世纪80年代,南苑公司设在马来西亚的分公司决定经销六堡茶,但由于南苑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能购进的货源不多,有一次,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六堡茶中添加了口感相差不远的普洱茶。结果这批新“六堡茶”根本就卖不动,反馈回来的原因竟在于它不符合马来西亚华人的品饮需求——当地华人喝六堡茶,经常是一冲一大壶,隔夜也照喝不误,而该公司销售的六堡茶闷泡一夜后就会发馊,不是真正的六堡茶。经此一事,让南苑公司牢牢记住了六堡茶隔夜不馊的特点,再也没有销售“拼配六堡茶”了。

六堡茶之所以会隔宿不变,完全是得益于它的制作工艺。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经杀青-揉捻-渥堆-烘干-筛选-蒸压-陈化而成。由于渥堆利用茶叶自身汁液发酵,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产生有较强抗氧化性的“茶褐素”。茶褐素可以限制茶汤的变质(被氧化过程),具有自然保鲜的效果。同时,六堡茶冲泡出茶汁后,茶物质精华持续发酵的过程在汤汁中仍然继续,所以六堡茶隔夜不仅能喝,而且汤色更透红,茶味更纯和甘甜。

神奇的六堡茶隔宿不变的特质常常在不经意间验证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神奇六堡茶虽然很神奇,但是还是会坏的,在夏天放置一般不超过1-2天为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