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黑茶知识> 正文

普洱买生茶还是熟茶

2022-11-04 10:55:02热度:41°C

基本功效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 普洱茶

洱茶对减少类脂化含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中国昆明医学院也对云南普洱沱茶治疗高脂血病作了55例临床试验,并与降脂效果较好的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普洱茶,相对对血管软化效果好,对促进肠道循环排毒效果差一些。 普洱茶功效对比:和osli m花草茶的对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花草茶从特定植物中提炼osli m草等,含有薄荷、山楂、玫瑰果、荷叶等等都会促进体内排毒,让游离脂肪排出,从而达到排毒瘦身功效,人类健康饮用品是茶类,osli m花草中提炼的茶类更健康的,只要身体健康前提下保持纤瘦体型才是健康的。花草茶这些特殊的功效都是对花草大种类的补充,必将让花草茶帮助人类更加健康的。 普洱茶,相对对血管软化效果好。 2、防癌、抗癌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人群比较,证明饮茶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较低。而普洱茶含有多种丰富的抗癌微量元素,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强烈。 3、健齿护齿 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异味,保护牙齿。 4、护胃、养胃 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的饮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这是国内外崇尚饮用普洱茶的消费者称谓普洱茶为“美容茶 ”、“益寿茶”的主要原因。 5、抗衰老 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含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推荐阅读::红茶都有哪些品种,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6、防辐射 据广东中山大学何国藩等用普洱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2%普洱茶可以解除用钴60辐射引起的伤害。 7、醒酒 《本草纲目拾遗》载:“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肠、醒酒第一。” 事实医学证明: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使乙醇代谢能正常顺利进行。喝茶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减少酒醉后的危害。饮茶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C,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酒作用。并且用茶解酒,绝对不会伤害脾胃,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苦。 8、美容 普洱茶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自然平衡体内机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称为“美容茶”。 9、明目 青普喝后的茶渣乘热敷于眼部几分钟,长期坚持,有明目的作用。尤其是长期面对电脑显示器的网虫、白领等等,因为普洱茶有防辐射的作用,所以这一招尤其有效。 10、养脚 熟普喝后的茶渣集中起来煮水可泡脚,因为熟茶性温,泡脚后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使全身经络更加通畅,而且还能防治冻疮,冬天还能很好的暖足作用。尤其是对中、老年人特别有效。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曼迈

作者雨婷说:“如果静坐茶桌,我会以艺演绎茶本味。若是暴走茶山,我会淋漓记录茶源,用客观带回真实。茶艺是茶的表达。茶源是茶的根本。学茶以来,幸运的是能走遍茶山,寻得茶源。行走在茶路上。始终保持初心习茶艺,保持热情走茶山。只愿能呈现出客观的语言,真实的文字,抓心的图片。”今日和你共享作者茶山行系列图文之《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曼迈》。

行走茶山,如果说只能感受茶山的原始与古朴,这样的说法,似乎是牵强的。在西双版纳勐海这个茶叶大县,实在包含着太多未知的惊喜。还是相同的一个早晨,天微亮,我们从勐海出发,去往曼迈,这是一个与缅甸相邻的布朗族寨,路经勐遮镇,一路而行,80公里,说远不算远,说近,但确实又是艰险的山路。然而在茶山,艰险,似乎成了惊喜的前提。走过几个知名寨子,去往曼迈的路就变得孤单,只有路旁的繁茂树木与身旁的层叠山峦相伴。整个感受像是置身山水墨画中。

才从山水墨画中走出来,走进曼迈,却又像是进入了多彩的油画中一样,丰富绚丽的颜色,搭配布朗风格的建筑,与之前来路的感觉决然不同。曼迈是一个临近缅甸的布朗族寨子,身在曼迈,似有一种异域风情,别致的住屋,寨中反复循环的布朗族音乐,再加之空气中满溢的干茶清香,这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让人迈不开步的想驻足。

茶寨虽美,但相信最美其实还是在茶园。曼迈茶农说,曼迈古树茶园,在寨子的后山上,环抱着整个寨子,茶园中古茶树与树木共生,也是一片浓浓绿意,茶树连成片的生长,整个后山基本都是古茶树,曼迈村古茶树可谓是数目多且树龄老。

整个茶园的茶树就是曼迈村村民的主要生活支柱。茶农在介绍曼迈的时候,似乎所有乐趣都在茶园,他们在茶园采集最美的植物,回家种植。他们在茶园采茶,发现最美味的野味,回家犒劳自己。也许他们不知道的是,能在茶园有这样的收获,是因为他们的茶园还保持着优良的生态环境。

曼迈给予的惊喜,当然不限于村中美景,与茶园的生态美感。勐海这个大县,容易遇到太多的好茶,口感也会渐渐变得挑剔。而不管再挑剔的嘴,曼迈茶,都能让你为之一动心。

曼迈的茶,不是条索肥壮的一类茶,曼迈茶树属于大叶种,叶片修长,但叶片较窄,叶茎也较细。制成的干茶条索细且紧结。

很多时候,总觉得条索肥壮的茶,才具有较好的滋味,其实并不绝对。曼迈的茶,干茶与其他茶无异,有淡淡清香气味。茶汤却是最有识别性的。第一泡茶汤入口,苦味明显,涩味淡弱,甜味和苦味一起显现,正是有多苦,回甜就有多高。曼迈的茶,把纯料的独特性体现得完美。茶汤一入口,除入口的甜味与苦味,还有独特的米汤香,茶香的独特性与茶汤的苦甜并存,是曼迈给予的最大惊喜。

茶杯中茶汤蛋黄,透亮,公道有淡淡花蜜香味。茶叶续水,出汤后,每一泡茶汤的香气都带有独特的米汤香,口中茶汤苦味慢慢淡去,转而取代的是,绵绵不绝的甜韵,和初入口的甜味,一相结合,曼迈茶的感觉,就可以用苦尽甘来这一词来概括了。

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振太古茶山

(本图源自《普洱》杂志)

导读:普洱茶,始于三国,盛于唐,兴于清,名于当代。镇沅县在茶的历史文化上,与景东县一脉相承,且距《蛮书》中记载的“银生城”最近。其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东南余梢,云岭余脉无量山与哀牢山纵怪惯全境,境内群山并列,山高谷深,谷岭相对高差值约2391.9米(最高点为县境内东部九甲乡大雪锅山主峰,海拔3165.9米),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其地势可概括为:“四河(者干河、恩乐河、勐统河、景谷河)流经两山下(哀牢山、无量山),北高南低高差大,河谷只有两小坝(恩乐、勐统),形似东驰一骏马”。

1991年,镇沅境内因发现一株树高25.6米,树龄约2700年茶树王轰动世界一时。按时间往前推算,此茶树早在公元前七世纪,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时就破土而出,发芽成长了。镇沅也因此树而得美誉“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以及其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茶马古道遗迹等,颇得外界盛赞。据统计,在镇沅境内有栽培型古树茶面积约3.083万亩,野生茶树群落面积约23.7714万亩,其中栽培型古树茶分布在海拔1350米以上,野生茶分布在1800米以上。这些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和野生茶树王,是研究茶树起源和利用的活化石,也是茶树的原产地和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物证,更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而镇沅县的栽培型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无量山、哀牢山五个乡镇的五座古茶山,即:振太古茶山,老乌山古茶山、勐大古茶山、以及马邓古茶山。本期作者将为大家解读镇沅古茶山之振太古茶山。

(本图源自《普洱》杂志)

镇沅振太史称“太和”,意为“平安、和睦相处之地”,古属“银生城”,其史上最大管辖为“景东南五区”,即勐大、里崴、振太、小景谷、民乐。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清雍正十年(1732)起,太和县佐署所在地在太和街尾,建有市场,商户20余家,以经营茶、烟土、盐、糖、酒、布匹为主,其他土杂、中药铺、客栈等为辅。”业界普洱茶文化学者包忠华和原《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记者杜鹃在《太和甜茶:探秘云南镇沅百年“普洱晒红”传奇》一文中也说道,“在古时的振太是古时的一方交通重镇,为茶叶、盐巴、牲畜交易集散地,商贾云集,少数民族往来频繁。江东岸而上经景东、南涧、大理进入西藏;东南的报母井、恩坑井等地盐商经大石寺至此贩卖盐巴;南经威远厅(今景谷)、普洱府可入夷方(今东南亚);北经桂花甲、文井可入银生古城(今景东)达京城。”

历史上的振太,盛产名茶“晒红毛茶”,以甜著称,故名“太和甜茶”,制茶历史可追溯至三百余年前。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堪称普洱市乃至国内外地方民俗茶技艺的奇葩,是太和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俗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工艺。因此,这一名茶被业界人士命为“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产地振太也被业界尊为“晒红故里”。当然,振太除了原产晒红毛茶,也产晒青毛茶,既是普洱晒红的原产地,也是普洱茶原产地之一。

本文所言振太古茶山,若按山系划分,属无量山系西坡茶,现有古茶园约13000亩,呈零星块状分布,大多在村寨边,以粮间种,茶园管理中等,长势强弱不一,主要生产晒青茶。其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振太乡的山街、台头、介牌、兴隆、塘房、沙河、文怕、长安、小寨、黄梨湾村等地。这一地带,海拔1377至1857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年平均气温16.0至18.4摄氏度,年降水量865至127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和紫色土。其代表植株有小寨村大叶茶(ZY2006-034)和山街村大茶树,即振太大茶树(ZY2006-031)。

据当地茶文化学者李琨介绍,振太古茶山的古茶树资源,与接近老乌山古茶山的文板、塘房、沙河、文怕四个小茶区内约有5000亩,靠近澜沧江的文兴、山街、介牌、文索,焕习五个小茶区约有8000亩,上百年的古树茶就有5000多亩。此外,在抬头、文兴、文缅、介碑,文索等村也有大小不等成片栽培型的高海拔古茶园。而保存相对完整,连片分布、密度较大的古茶园,是山街村打笋山一带。整个山街村百年以上树龄的栽培型古树茶现有700多亩,仅是打笋山的古茶园树龄在200-300年间的就有近500亩,约有千株,春茶产量达3吨之多。

高山云雾虽出得好茶,振太古茶山的名号相对于千家寨等其它大名茶山来说,振太清寂了许多,好比是深山美女养在闺中人不识。但也因“清寂”而恰到好处,使得其生态环境保持得极好,成群的古树茶与上百年的核桃树作伴,树枝干上爬满了石斛,茶树元气的颐养等方面更胜于同处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地带的其他大名茶山。近十年来,振太古茶山(打笋山)所产之茶,品质逐渐被外界熟知、认可,成为上等普洱茶品的原料,甚有资深茶客将其与老班章相提并论。据相关报道:2015年整个普洱各地茶区茶叶都处于低迷的状态下时,而振太古茶山(打笋山)的茶价却在节节高升,在镇沅县内市场价卖到500-600元/公斤,消费地估计2000左右/公斤。

另外,位于山街村外村有株栽培型小乔木型古树茶,即山街老古茶(ZY2006-032),高7.8米,经检测氨基酸含量特别低,氨基酸0.65%,在分类和遗传研究上很有价值。同样,在文索村文河社也有株氨基酸含量特别低的古茶树,即文和白毫(ZY2006-033),其氨基酸含量0.72%,树龄约600余年。

以振太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其茶样主要特征:条索粗率朴正,茶汤黄绿透亮,苦重于涩,回甘快而持久,汤质饱满,叶底丰润,山野之气较强。下期讲述“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老乌山古茶山”,即“中国藤条茶之乡”,是镇沅县古树茶群落分布最多的古茶山,部分古树春茶单株产值上万元。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