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茶 > 碧螺春> 正文

洞庭碧螺春茶之鉴

2020-12-05 10:35:28热度:120°C

洞庭碧螺春

历史渊源及发展

碧螺春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袅袅,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陆羽曾经在《茶经》中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但是最早记载碧螺春的并不是《茶经》,而是《随见录》,其中记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随见录》原书已散失,只有一些记载散见于诸书。

在民间,碧螺春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据说“碧螺春”这个名字是清代康熙皇帝御赐的,关于皇帝定名的这个说法,曾有不少人进行过专门考证,在各种论著中,引用最多的,还是清代王应奎于乾隆二十二年撰写的《柳南续笔》有关“吓煞人”改“碧螺春”的故事。《柳南续笔》中记载:“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于早春采撷的特点,钦定茶名碧螺春。从此以后碧螺春茶就成为了历年的宫廷贡品。

品质特点

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而闻名遐迩。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饮时爽口,饮后有回甘感觉。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是对炒制工艺要求极高的一种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品尝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不管是用滚水还是温水冲泡,茶叶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冲了水后再投茶叶,茶叶也照样会全部下沉,展叶吐翠。

品尝碧螺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品饮时最好使用透明玻璃杯,先取茶叶放入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大雪初降,雪片纷飞,观之心旷神怡,闻之清香袭人。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碧螺春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保健作用,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碧螺春,可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防龋坚齿、益气力、降血压、防辐射、强心、抗癌、抗衰老。

相关文章